“八百壮士”命归何处:文革有人遭迫害致死
被英军缴械安置在废弃军营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至10月26日,上海大部陷落敌手。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时任国军中校团长的谢晋元率一个营的官兵(共411人,为迷惑敌人,谢晋元曾对外宣称有800人),留守上海闸北狙击敌人。面对数万日寇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的疯狂进攻,谢晋元带领的这支孤军始终斗志昂扬,奋勇杀敌。他们在四行仓库与敌激战4天4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毙敌200余名,日军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就是当时那段广为流传的"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悲壮历史。
至10月30日,大部队突围成功。掩护任务完成后,谢晋元接到国军统帅部命令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没有想到的是,孤军一进入租界,日军就向租界当局施压。结果这只孤军被英军缴械,被安置在胶州路的一座废弃军营(史称"孤军营")内,由白俄雇佣兵看守。名义上虽不是战俘,实际上和战俘一样失去了所有自由。可叹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此时就像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困在铁笼子里。
开办小作坊支援抗战
被看押期间,谢晋元教育战士们要不失军人精神,加紧操练随时准备重返战场杀敌。在上海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孤军建起了宿舍、厨房、礼堂、球场等生活设施,并且还开办了制皂、织袜、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补贴生活外,全部用于支援抗战。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