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近代史

开国元帅都喜欢改名有讲究:多取自儒家典籍

时间: 2016-04-15 18:29:15

朱德:三改其名  朱德的母亲生下他时,给他取的乳名叫"狗儿"。朱德小时候,朱家有时也按川北习俗,称呼他为"狗娃子"。朱德4岁时,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

1909年初春,朱玉阶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因讲武堂是滇人所办,只收云南省人。他求学心切,就来到报名处,假称自己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并即兴将名字改为"朱德",46年后,这个朱德成了新中国的第一大元帅。

彭德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彭德怀,乳名叫"真伢子",原名叫彭得华。得华兄弟三人,他是长子,二弟叫彭金华,三弟叫彭荣华。当年,彭得华应好友黄公略之邀到长沙投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考取后他回家告诉大家,自己已改名叫彭德怀了。

开国元帅都喜欢改名有讲究:多取自儒家典籍

晚上,他对妻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彭德怀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所以我改名为彭德怀。以后你就叫我'德怀'好了。"

开国元帅都喜欢改名有讲究:多取自儒家典籍

刘伯承:由"昭昭之明"到"子承父业"  刘伯承甫一降生,他的祖父刘正富和祖母杨氏在7天内先后离开了人世。因此家里给他取乳名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丧戴孝。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是个失意秀才。看到儿子着实惹人喜爱,刘文炳不禁想起《荀子·劝学》篇中的章句:"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就给刘伯承起名刘明昭。刘氏家族的谱序是"国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明昭"正符合"明"字辈的起名要求,这是刘伯承最早的名字,"伯承"这个名字,是他父亲后来给他起的。伯,即长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业之意。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