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强势收复外蒙 孙中山赞其为当代班超
黎这个条件,乃因他对徐树铮的傲慢犯上深恶痛绝。曾有一次,徐树铮拿了三位官员的任命状到总统府请黎元洪盖印,黎顺口问了下这些官员的出身,徐树铮十分不耐烦:"请快点盖印吧,我的事情还忙得很呢。"贵为民国大总统,竟被国务院秘书长当面顶撞,黎元洪气得脸色发青,却只敢对手下人发一通牢骚:"我本来不要做这总统的,而他们竟公然目无总统。"民国要人中,黎元洪因脾气好而人称"黎菩萨",但面对段和徐的强势,泥菩萨后来也忍无可忍,并因利益互搏而演变成史上有名的"府院之争",而其直接后果便是张勋复辟。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张勋儿戏般的复辟,实乃徐树铮所策划。徐树铮此前到徐州会晤张勋,向张表示,芝老(段祺瑞)只求达到驱黎目的,一切手段在所不计。言下之意即使张勋复辟,段祺瑞并无反对意见。于是,天真的张勋带了五千辫子兵浩浩荡荡杀进北京。但等到张勋把溥仪这具政治僵尸从紫禁城里扶出来粉墨登场,同样是在徐树铮的策划下,段祺瑞于马厂誓师,高调通电讨伐张勋。仅仅两个星期,张勋和溥仪的复辟闹剧便嘎然而止,黎元洪黯然下台,段祺瑞则坐收"三造共和"的美名,并成功地东山再起。
徐树铮和张勋本系旧交,但为了主公和自己的政治前途,他充分利用了头脑简单的张勋。张勋去世后,徐树铮曾送挽联一副,表达了某种程度的同情和伤感:
仗匹夫节,挽九庙灵,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有六尺孤,无一抔土,斯人已死,斯事谁复为之
【孙中山眼里的班定远】
黎元洪下台后,段祺瑞将冯国璋推上总统宝座,他本人又一次组阁。这一回,对德意宣战水到渠成,且还以参战为名,成立了一个凌驾于各部门之上的特殊机构--督办参战事务处,负责训练参战军,由段祺瑞亲任督办。一年后,随着一战结束,参战督办改为边防督办,参战军改为国防军,后又改为边防军。此后,段又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和西北边防总司令,职责为"规划西北边务并振兴各地方事务"。
徐树铮受命后,在河南和安徽等地招募新兵,并对已划归参战处的四个奉军补充旅加以整编,组成西北边防军,下辖四个混成旅。按段祺瑞和徐树铮的本意,成立以参战为名的参战军,主要是为了扩充势力,以便实现蓄谋已久的武力统一中国的梦想。但因缘际会,徐树铮和他统领的这支西北边防军,却结结实实地为维护国家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本人也因而被孙中山大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