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杂牌军的战斗实力
至内战后期,国共双方主力部队的装备相当,即使不用重武器,仅靠轻步兵火力的密集封锁即足以击退纯步兵组成的集团冲锋,何况独立95师不仅兵力不占绝对优势,而对手又是东野五虎之一的第4纵队(后改编为41军,塔山防线指挥员程子华、吴克华、李天佑)。结果可想而知,独立95师虽然凭借作风强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多次突入解放军塔山阵地,但在解放军坚决反击之下,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只经过两天的较量,独立95师伤亡了三分之二,最后缩编成3个营撤回华北,驻防塘沽。平津会战开始后,独立95师残部由塘沽海路撤至上海,又恢复使用第95师番号,编入吴仲直任军长的第75军,担任上海机场的守备任务。不久又从上海撤退到宁波,最后退往台湾。
4、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淮海战役时扩充为第七兵团)
整编第25师,师长黄百韬。下辖的第40旅系由原国民党军精锐税务警察总团一部发展而来,第180旅系由原"东北军"张学良麾下于学忠部发展而来,第146旅系由原川军范绍增部发展而来。它是在孟良崮战役和南麻战役里成长起来的"杂牌中的王牌军" 。因其一向坚决反共,又因其在豫东战役第三阶段(开封、睢杞战役)中给解放军造成一定危害的战功,被蒋介石视为军中精锐。亲授予其指挥官(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以军中最高勋章--青天白日勋章。 济南战役结束不久,该部已扩编为下辖第25军、第63军、第64军、第100军等4个军的庞大兵团。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