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古代史

清末邓仪石曾领导抗英斗争 弹尽粮绝失利

时间: 2016-04-15 18:21:10

新安人民在鸦片战争中前赴后继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涌现出许多民间英雄,其中为百姓所敬佩的有新界锦田的邓仪石。

清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将新安县属的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借口法国租借广州湾会"严重威胁英国的香港"为由,强迫清廷重拓九龙的租界。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98年6月9日),英国再次胁逼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了北以深圳河为界,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南至南丫岛、大屿山等百多岛屿在内的面积共975平方公里的"新界",租借期为99年。港英总督为便于1899年1月顺利"接管"新界,奉英政府"在升旗时有必要使用适当武力"的指令,派出25名警察和香港防卫军一连人马,进驻大埔墟修建警署。这一强盗行径引起了村民的对峙和围攻,港督卜力闻讯派兵200多人赶去镇压,锦田、粉岭、元朗等村一万多名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的邓仪石等42人为领导,组织武装进行抵抗。

清末邓仪石曾领导抗英斗争 弹尽粮绝失利

邓仪石是新安县锦田夏村人,祖籍江西吉水,为锦田立村始祖邓符的第二十五世。清嘉庆《新安县志·人物》记载,邓符,字符协,号瀛斋,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登进士,授阳春县令,后宦游至宝安,因乐此风土之优美,卜居本邑锦田桂角山下,乃奉三代考妣,迁葬于此。

清末邓仪石曾领导抗英斗争 弹尽粮绝失利

创办力瀛书斋,建家塾楼,读书讲学。后曾孙邓自明尚(娶)宋高宗公主,生男四人:林、杞、槐、梓。自此邓氏族人子孙繁衍,世居锦田、夏村、屏山、竹村、龙跃头等处,至今推为望族。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