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古代史

杨贵妃所食荔枝,自何处来?

时间: 2016-04-15 18:20:17

荔枝如何送达长安?

无论是乐温县,还是妃子园,均大体指向今天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要知道这里的荔枝如何快马送往长安,便需要先对川陕之间的地貌和交通作一了解。

四川盆地内部,并非一马平川。以南北走向的龙泉山和华蓥山为界,龙泉山以西是著名的川西平原,又称川西坝子。这是一块由岷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扇状平原,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河渠密布,此处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都即坐落其中。

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为川中丘陵。这一片区域地表岩性复杂,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在此蛛网密布,将地表侵蚀切割成大小形状各异的丘陵。其中,自西向东,最重要的3条山脉依次为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唐时盛产荔枝的涪州乐温县,即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就位于明月山南端的东侧。

而秦岭的地势,北陡南缓,北坡属渭河流域,南坡属汉水流域,但是,没有一条河流能切穿秦岭。早在秦汉时期,穿越秦岭的川陕通道就基本形成,从西至东,共有四条。其中,子午道,自西安正南,沿沣河谷地,穿秦岭子午谷,经宁陕县、洋县,抵汉中。汉中盆地,是为穿越秦岭的四条道路的总枢。

但是,由关中至四川,至此仅穿越了秦岭,还需穿越大巴山。穿越大巴山的通道共有三条。自西向东,依次为剑阁道、米仓道和洋巴道。洋巴道,经万源、达县,往重庆、涪陵。所以,出产于川东平行陵谷地区的荔枝,欲北运往关中,势必取道秦巴山地通路中最东端的一组--子午道和洋巴道。

洋巴道在大巴山南麓的开口在达州宣汉县,此处大致位于川东平行陵谷铜锣山的北端。因此,明月山南端东侧涪陵西部的荔枝,欲经宣汉进入洋巴道,必须至少穿越明月山。但川东平行陵谷的诸条山脉海拔多在700至1000米左右,并不易翻越。所以,涪州乐温荔枝的外运,最初乃是贴着明月山北行。

总而言之,唐玄宗时的荔枝道,自今天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畔出发,大体依循S102、S202省道,沿明月山北上。至开江县讲治镇,向西绕过明月山。利用开江县新宁河,穿越七里峡山,入宣汉县。沿宣汉县州河,在达州罗江镇转入G210国道,先后穿越大巴山和秦岭,抵达关中平原。全程约1800余华里。路程途中,有着川东平行褶皱山脉和秦巴山地的阻隔,荔枝道不作强行翻越,而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河谷,突破了这些障碍。

荔枝道,虽然有名,却相对次要

从当时的地图来看,穿越秦岭的四条通路中,陈仓道和褒斜道最为重要。褒斜道相对近捷,在和平时期最受重用。陈仓道虽路途迂远,但较为平坦,又兼有水运之便,所以在战争时期备受重视。傥骆道和子午道,在秦岭北坡开口虽然更接近西安,但因为南北坡之间绝水地带过长,交通并不方便,所以重要程度远不如陈仓道和褒斜道。有唐一代,穿越秦岭的四道之中,可以说利用最少的就是作为荔枝道的子午道。

穿越大巴山的三条通路,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并不相同,其重要程度和与之相通的四川盆地三个地理单元的经济状况有关。剑阁道,连通成都,最为重要。米仓道,连通巴中,地位其次。洋巴道,连通的是宣汉、达州,经济地位不及前两个地区。加之洋巴道在大巴山的穿越地段,分水岭高峻,绝水地段比较长,通路条件也不及前两道,洋巴道的重要性自然并不占优。因此可以说,荔枝道因其传奇色彩,名声颇大,但它在川陕诸道中,受沿线地貌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还是一条相对次要的道路。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