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机升空对峙,大战不可避免?中国下了3步棋,特朗普该学学
印巴局势在一天之内急剧升温,先是莫迪放话要给前线军队“自主行动的权利”,巴基斯坦方面也说随时准备对遭到的入侵作出回击。大战似乎一触即发,而后,又有了新消息。
根据新华社伊斯兰堡4月30日的消息,巴基斯坦在前一天(29日)晚上检测到印度方面4架“阵风”战机升空,直奔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巴基斯坦方面立即启动预案,战机紧急升空,和印军飞机在空中对峙,印军战机随后逃离。根据印度媒体此前的报道,“阵风”战斗机从克什米尔实控线出发,到达伊斯兰堡只需要不到4分钟的时间。而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29日晚11时左右,的确有3架民航航班被紧急停止起降,似乎在应对紧急出现的情况。
由此可见,当时的形势应该十分紧急。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昨日表示,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入侵,已经“迫在眉睫”,巴基斯坦军方必须增派兵力,并做好战略性的决策。
目前,印度方面仍在叫嚣对“袭击者”和“同谋者”予以最严厉的打击。而巴基斯坦方面似乎也做好了防御。据悉,巴方现在大批坦克开往边境,而且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部署了大量中国产的SH-15自行榴弹炮。这批榴弹炮皆已实现信息化控制,能在几秒钟之内,精准覆盖目标,是反抗敌人大规模运动战的利器。
面对印巴如此剑拔弩张的局势,美国始终没有参与进来的意思,特朗普还表示让印巴“自己解决”。那么,作为亚洲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怎么应对的呢?
中国在本轮印巴争端发生后,一共下了3步棋,可以说非常高明。
第一步,亮明态度:中国劝和促谈,为地区局势降温。4月22日,印巴争端爆发之后,次日,中国外交部立即表态,先是对克什米尔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然后强调双方保持克制。
4月25日,外交部再次发声: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与双方保持沟通,推动多边对话机制,并建议对袭击事件展开调查,避免误判局势。
可以说,中国对待克什米尔事件的第一态度就是降温、劝双方保持克制,并且建议调查真相。
第二步,维护利益:中国坚决支持巴铁。4月27日晚,中国外长应约和巴基斯坦外长通电话。在通话中,巴方向中方介绍了袭击事件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希望中国主持公道,为巴方伸张正义。我们外长也不含蓄,直说道:“作为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关切,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这句话被以新闻的形式完整地发布在外交部网站上,其实就是告诉印度以及世界各国:巴铁,永远是中国的巴铁。巴铁的国家安全,就是中国的关切。中巴经济走廊,就是中国的利益。
第二步棋,已经比第一步棋做了一个深入,我们不仅要“劝”双方保持克制,更要“做”到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三步,柔中带刚,这一步太高明了。4月29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在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印度快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徐飞洪不仅指责美国滥用关税政策,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多边贸易体制。而且,徐飞洪还特意强调一句话:“欢迎更多印度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在印巴争端的敏感时刻,徐大使的这句话,可谓“点睛之笔”。中国这是在借徐大使之口告诉世界三层意思:第一,中国有能力守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敞开大门,和印度多开展贸易活动。第二,中印之间虽然有竞争和较量,但不影响双方经贸合作。第三,印巴争端只不过是地区争端,现在全球最大的威胁仍是美国的经济霸凌。印度应该着眼于大局,和中国开展合作,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中国的三步棋,分别由外交部发言人、外长和驻印大使三人落子,表达的意思层层递进:先是亮明态度,然后是维护利益,最后是柔中带刚,从世界大局的角度劝印度携手,可以说格局在一步步拉高。
而中国的这三步棋,也该特朗普学一学。特朗普延续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他认为中美只有合作或对立。但是,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合作和博弈是相互的,例如中国和印度,我们在地区事务中有许多分歧和博弈,但合作仍是主流。
现在对于亚洲来说,最大的两个焦点就是应对美国的关税壁垒,以及印巴争端。而这两件事,中国都不能置身事外,或者说,中国都将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人一向善于处理复杂的社会和国际问题。建国初期,我们尚且不惧美帝国主义和印度,而今,随着我们国力之强大,我们更加不惧。相信在中国的努力下,这两件大事都会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