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周边局势

小马科斯引狼入室、卸磨杀驴,杜特尔特重出江湖;印度在美国暗杀

时间: 2023-11-26 11:50:08

 联合巡航+维修军舰,菲律宾找到靠山?

今年的ApEC旧金山峰会,最令全世界振奋人心的是什么?当然是中美元首会晤成功开启中美关系全面和解的新篇章。但这个世界上也并非所有人都在为此欢欣鼓舞——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就是其中之一。

而现在,在结束这趟连拜登都没见到的“屈辱”旧金山峰会之旅仅仅数天后,小马科斯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对中国的“报复”: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菲律宾政府高调对外宣布,菲律宾和美国开始举行为期三天的联合海空巡逻。

具体来说,这一次菲方派出三艘海军舰艇、两架FA-50轻型战斗机和一架A-29B超级巨嘴鸟轻型攻击机,美方则派出一艘濒海战斗舰和一架p8-A海上巡逻机;而具体的巡逻路线是从菲律宾与台湾岛之间的巴士海峡一路向西进入南海。

虽然这套阵仗相比中国海军的各种穿越海峡行动太过寒酸,但好歹算是凑出了“海空联合巡逻”的名头,宣传起来确实要好听一些;而菲律宾希望“引狼入室”,一路簇拥美军主力进入南海找中国麻烦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除此之外,据《日经新闻》同天援引菲律宾高级官员爆料称,美国已开始向菲律宾就修复在南海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提供建议。

所以又是“海空联合巡逻”,又是让美国插手仁爱礁问题,小马科斯在21日打出的这套恐吓中国的“组合拳”,其目的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利用美国的名头吓唬中国,同时也试图“拉回”美国的心,防止美中两国真的迎来全面关系和解潮。

小马科斯引狼入室,拜登敷衍了事

然而筱林认为,站在拜登政府的角度,其实他们也是这么看待小马科斯政府的:

中美会晤的确取得了圆满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拜登政府就要真的老实了——这次和解,顶多只能算是反华大戏的一次中场休息。在充分利用中国做出的相关让步的同时,拜登政府也必须更加握紧自己手中的反华大旗,确保反华阵营与印太地区盟友对自己的忠诚。

但无论如何,拜登政府还是要面子的,现在这段时间的反华行动,自己不好直接出面,只能让盟友们担当主攻。而自己,只要“谦虚”的担当陪衬即可。

当然筱林认为,以小马科斯的政治智商,也不至于连拜登的这点小心思都猜不到,现在这波又是联合巡逻、又是一起修搁浅军舰的行为,其实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彼此利用罢了,而这其实也是美国与其盟友关系的常态。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果真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还真就会向小马科斯提供那所谓“坚若磐石”的共同防卫承诺吗?

就在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对菲美联合巡逻一事进行了非常清晰明了的回应:

中方已向菲、美两国表明了立场,菲美联合巡逻不得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是的,美菲两国确实有盟友承诺,但小马科斯似乎忘了,美国与中国之间,更有世界大国才有的独特默契。尤其在这次中美会晤之后,美国会真的宁愿为了菲律宾而舍弃与中国的关系吗?

筱林敢说,针对菲律宾的事情,美国之前与中国的一系列会晤上,大概率是向中方打过招呼的:我们必须照顾菲律宾这个盟友的情绪,但绝对不会真的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虽然美国这么做其实也没什么好心,但答应陪小马科斯演这些戏的拜登,也的确真的只是在演一场戏。

或许真要到“玩脱”的时候,小马科斯才会发现,自己主动引进来的这条“恶狼”,不过是拜登派过来敷衍自己的一条“哈士奇”罢了。

小马科斯卸磨杀驴,杜特尔特考虑重出江湖

小马科斯在对华问题上的愈发激进,而在国内,同样的危险征兆也已经出现,以至于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已经在考虑复出问题了。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21日报道,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20日对外表示,如果他的女儿、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遭到弹劾,他将被迫复出并竞选参议员或副总统。

 

现年45岁的莎拉·杜特尔特是杜特尔特的大女儿,也是整个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坛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在2022年大选上,莎拉·杜特尔特曾有意参与角逐总统宝座,但在与马科斯家族的一番商议后,决定退而求其次,以小马科斯竞选搭档的身份竞选副总统之位,也由此奠定了如今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联手共治菲律宾的局面。

但进入2023年后,菲反对派“玛卡巴扬”集团发现莎拉涉嫌在2022年未经国会授权动用了副总统办公室高达1.25亿比索的机密资金,从此抓住这一丑闻不放,并在近期再度放出风声,表示正在讨论弹劾莎拉。

眼见女儿有难,老杜特尔特当然是坐不住了。但,杜特尔特放话要复出,仅仅只是因为爱女心切吗?

当然不是,杜特尔特真正要保护的,其实是整个杜特尔特家族已经岌岌可危的政坛地位。

虽然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确实是在这两年达成了同盟关系,但在历史上,两个家族其实基本毫无交集,这种合作,注定从一开始就充斥着各种背叛与算计。

只不过就在最近,杜特尔特家族的损失,确实有些超乎杜特尔特本人的预料:

就在本月初,杜特尔特的亲密盟友、前总统阿罗约在中国进行访问时,莫名被菲律宾众议院免去众议院副议长的职位;

几乎与此同时,大批原本追随杜特尔特家族的议员退出了杜特尔特领导的政党,转投总统小马科斯或者众议长马丁·罗慕尔德兹领导的政党。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扬言要弹劾杜特尔特亲女儿的是反对党,但谁能保证,小马科斯的势力在这其中,就没有扮演过什么对杜特尔特不利的角色呢?

这还没完。

就在11月3日,菲律宾陆军司令布劳纳在一次公开活动上表示,目前菲国内存在一股“颠覆势力”,企图以各种理由推翻总统小马科斯,而“很遗憾的,这其中就包括武装部队的前军官”。

 

而到11日,菲律宾参议员、前海军军官特立尼斯干脆对电视台Cignal TV挑明了这股“颠覆势力”是为谁服务——杜特尔特正打算串通另一位前总统阿罗约策划“人民起义”,且计划已经进入“煽动阶段”。

杜特尔特至于需要发动政变推翻小马科斯吗?筱林注意到,杜特尔特的前法律顾问帕内洛早在7日就对记者进行了否认,“杜特尔特支持小马科斯政府”,杜特尔特看不顺眼的是“部分”涉嫌贪污腐败的执政官员,以及小马科斯的表弟马丁·罗慕尔德兹——是的,这一位正是前面提到的菲律宾众议院议长。

其实讲述到这里,事情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

菲律宾军方那么早就“揭露”杜特尔特的政变“阴谋”,明摆着就是在故意给杜特尔特泼脏水——在利用杜特尔特的影响力成功掌权后,小马科斯势力这是打算卸磨杀驴,要开始将杜特尔特家族赶出菲律宾政坛了。

这种情况下,杜特尔特宣布要重出江湖,其实更像是一种被迫的反击。

需要注意的是,杜特尔特是世间公认的近几十年来对中国态度最为友善,也是最为理性的菲律宾总统,所以小马科斯这次“清算”杜特尔特家族,就意味着小马科斯已经与本土以及美国反华阵营达成共识,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消灭”菲律宾政坛亲华势力,全面恶化对华关系。

所以很大程度上说,在美国达成对华全面和解后,真正在美国纵容下扮演反华“恶狼”这一角色的,其实是小马科斯自己。

筱林觉得,为杜特尔特提供必要的帮助,确实是我们现在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莫迪欺负到拜登头上,在美国搞暗杀

美国在故意搅浑菲律宾政坛与南海局势,然而筱林注意到,几乎同一时间,印度总理莫迪,却反而正在拜登头上动土。

今年6月,加拿大锡克分离主义者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在温哥华遇害,而在美国的情报支持下,加拿大总理小特鲁多于9月一口咬定是印度莫迪政府主导的政治谋杀,由此在印度与加拿大两国政府之间引发一场令世人眼镜碎一地的外交口水仗。

而更令世人没有想到的是,与加拿大的这场纠纷还没结束,类似的谋杀案,居然差一点直接在美国本土上演:

就在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多名案件知情人士报导,美国当局挫败了一起在美国本土暗杀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的阴谋。该阴谋的目标是拥有美加双重国籍的古尔帕特万特·辛格·潘农,为“锡克教正义”组织的总顾问及创始人之一。

简单来说,早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境内的锡克人就坚持要脱离印度中央政府,独自建立名为“卡利斯坦”的国家。发展至今,这种独立诉求在西方各国的印度锡克教群体中尤其盛行,而无论是在加拿大被杀害的尼贾尔,还是差点在美国被杀的潘农,都是这种运动的领袖级人物。

因此从动机上说,印度中央政府的确有足够的理由“清除”这两人。但问题是,印度政府居然敢直接在美国本土实施刺杀行动?

毕竟在经济上,莫迪政府是把发展对外经济当做自己的核心执政政策,而这必然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在地缘上,莫迪迫切希望让印度实现崛起,并因此愈发敌视中国。而要对抗中国,莫迪政府更需要加入美国的反华阵营。

所以如今的莫迪政府,其实是非常需要美国对自己的支持的,莫迪本人,更是在今年6月亲自到美国进行了一次盛大的游行式访问。

而一个小小的“卡利斯坦”运动,值得印度把这一切都牺牲掉吗?

然而筱林注意到,美国官方的反应,才是颇为值得玩味:

一方面,据知情者透露,拜登政府已经就这一问题向印度莫迪政府发出了直接警告;

但另一方面,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都拒绝发表评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更是表示,“不对正在进行的执法事务或与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的私人外交讨论发表评论”。

试想一下,如果这种事件的怀疑对象变成中国,那现在的拜登政府,岂不早就闹翻天了?

那么这种似乎所有当事方都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保持沉默的诡异现状,到底意味着什么?

筱林是这样认为的:

这种刺杀行为是印度政府情报部门所为的可能,的确不低。

毕竟莫迪政府虽然有求于美国,但莫迪政府是一个坚持“印度至上”的民族主义政府。在他们眼中,与美国合作,那是看得起美国,并且美国在反华问题上也需要印度的合作。

因此莫迪政府认定,若印度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那么理应把自己的利益至于与美国的“友谊”之上,并且在反华诉求的掣肘下,美国政府是不会对这种其实并不损害美国自身利益的“小问题”与印度政府公开翻脸的。

而美国政府如今这种异常的沉默也证明,莫迪政府,是真的赌对了。

实话实说,莫迪政府是真正明白该怎么与美国人相处的。但这也是筱林最担心的地方:

这种大胆的思维,是建立在傲慢的基础之上。但在尝到甜头后,这种傲慢会不会让莫迪政府过于大胆,再次试探美国人的底线,并最终真的彻底惹怒美国人呢?

不过很显然,印度与美国真的闹翻,对中国而言当然是好事一件。所以对于敢“欺负”到拜登头上的莫迪,筱林只能说: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