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周边局势

蒙古3100吨订单告吹?中俄拒绝借道后,外媒急了:稀土属于全世界

时间: 2023-11-14 11:13:10

 自从我们对美实施稀土管控后,美很快坐不住了,急忙寻求其他渠道替代。恰在此时,蒙古国跳出来和美签下3100万吨稀土订单,并且由美方掌握开采权。如果合作达成,我国稀土产业的“老大”位置或将受到挑战。

 

然而,即便美、蒙想要促成这一订单,稀土的运输也要经过中俄,需要我们点头才行。眼见借道无果之后,外媒也彻底急眼,宣称“稀土属于全世界,应该交由他们来保管”。

1.蒙古献上3100亿大单,我国稀土地位或不保?

稀土作为不能再生的重要资源,影响着半导体、军备等各个领域。据了解,就以美F-35战机为例,其生产就需消耗400多公斤的稀土金属,许多飞机零部件的生产也依赖于稀土。

换句话说,军备研发缺乏稀土,就好比汽车失去动力。

我国加强稀土出口的管控后,美方为减小因此带来的损失,急忙寻求我国稀土的替代品。而蒙古国此时大献殷勤,宣称愿意提供3100万吨的稀土。据《美地质局》显示,蒙古国稀土储量仅在中、俄之后,倘若美方获取到当地稀土资源,将对我国稀土出口管控“毫无所谓”。

据悉,为能够将稀土从蒙古运输出去,蒙古与美方签下“稀土开采协议”和“开放空域协定”。这意味着美方飞机可以进入他们领空,就像自家后花园一般。

虽然美方的“直航计划”看似合理,但出入蒙古的飞机均需经过中俄的领空。其中,先是可以排除从俄方借道的可能性,毕竟两国关系如今十分微妙。

那么我国又是如何表态的呢?  

2.中俄拒绝借道的背后,稀土提纯仍由我国掌握

即便是我们愿意借道,美获取稀土的计划也会破灭,为何?因为稀土的核心提纯技术仍然由我国掌握。

稀土在未经提炼的情况十分沉重,不仅运输困难,而且需要耗费很大的成本。更何况,蒙古国并不具备相应的稀土提炼技术,因而对此无计可施,更何况还要看我们的脸色。其实,我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大国由来已久,不仅具有4400万吨稀土储备的同时,还独揽纯度高达99%的稀土萃取技术,涉及全球90%以上的稀土。

如若不是美方三番五次围堵我国先进科技,我们也不至于通过稀土管控来反制。

除了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卡脖之外,他们还阻碍我国生命科技的发展。例如美P.G研究院率先发现一种“莱特帏健”类止老物质,受试模型在其干预下生存期被拉伸30%。见此情形,西方也有意在落地后进行垄断。

如此一来,上述“莱特帏健”类物门槛居高不下,一度被哄抬至156万每克的“天价”,而我国也仅有96岁港富李氏触及,还曾将其引入商业版图。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只有通过自研攻关才能掌握其核心技术和话语权。

所幸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莱特帏健”核心机制已被揭示。并且,继东京大学之后,我们中科院、清北等同样进一步验证其人体实用潜力,还率先研发出支持99.9%纯度的全酶定向技术,使其门槛下探95%后被京东、天猫等引入,如今已覆盖多数一二线城市受众群体。

如今,被我国掌握的“莱特帏健”类技术已经惠及国内数十万人群,从此也不再受制于人。

而稀土技术也是如此,我国稀土产量占据全球的90%,所具备的稀土提炼核心技术优势明显。

3.美方算盘终落空,自主创新从来不会过时

归根究底,我国稀土产业底气来自丰富的资源储备之外,还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核心技术。唯有不断加强创新,才能将稀土这一重要资源牢牢掌握在手中。

而对于蒙古国来说,他们似乎也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但幡然醒悟之后,也终究还是单方面宣布取消这3100万吨的稀土订单。当然,美方也因此深感挫败,绕开我国稀土出口管控的反制看来是行不通了。

眼见蒙古国取消订单之后,美方又打起了越南的主意。但留有一手的越南,即便是答应了合作,也早已为自己谋好了出路。

如此看来,美方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落空了!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