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周边局势

一架也不要?莫迪对华下达“逐客令”,外媒:1.6万亿带来底气

时间: 2023-11-10 13:50:56

 树欲静而风不止,邻国又准备要搞事了。

“每当你听见来自无人机的嗡嗡声,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声音。”

北美《外交政策(Fp)》如此评价我国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和不可替代。

从市场份额上看,我国在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龙头地位已是显而易见。然而,路透社近日发文称,印度宣布禁用从华进口的无人机零部件,投入1.6万亿自研无人机。

听闻这一消息后,不少外媒开始鼓吹:“印度制造崛起指日可待”。

不过印度本土从业者却泼来了冷水,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纷纷直言:痴人说梦。

强硬与华“脱钩”,砸1.6万亿自研无人机

随着国际社会变化日益复杂,素有大国野心的莫迪一派早已计划装备更多军备无人机。按理说这本应该是加强与华贸易来往的好机会,但出人意料的是,近日印方突然颁布一项进口禁令:出于对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忧,今后不再采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零部件。

且不说所谓的“信息安全隐患”师出无名,这一禁令内里还藏着一大漏洞:他们只言明不从华进口。假如印度制造商从其他国家进口了我国生产零件,然后再运回本国,是不是就符合了规定?这其中的差别,不过是涂改一下标签做一下伪,就可以声称“与中方制造无关”。

当然,印度想在无人机领域实现自研的想法大概率也并非空话。来到21世纪,无人机改变了国家竞争的传统方式,成为代表国家实力的现代力量。尤其近年来印度边境事端频发,莫迪担忧一旦我国向其断供,己方就将处于被动局面,夺回主动权的首要就是加快自研。

然而,现实总比梦想残酷。据观察者网披露,印方在军备领域对我国无人机的依存度已超六成,民用部分的依存度就更高了,目前印度本地无人机零部件中近95%源自我国供应,相关技术储备几乎一片空白。

于是为了摆脱这一尴尬境地,禁令颁布没多久,莫迪又宣布拨款1.6万亿卢比(约合1400亿RMB)用于专研军备无人机。

那么这笔巨额投资又能否回应他的大国野心呢?老王觉得应该够呛!

从华进口,或成莫迪独一选择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统计可知,目前全球无人机供应链中,超七成由我国掌握,代表企业便是大家熟悉的大疆。这就意味着印度不管从哪里进口,多半最终还是用的咱们的东西,而且还得要多增加转手的成本。

有业内人士估算,如果印度从他国进口,在经过无人机制造商到实际使用方的多方转手后,相关采购成本或将提高近五倍。这个冤大头,估计也就印度愿意当。

而若要在短时间内实现无人机自研,对于印方而言更是遥不可及。除了民用需求看重的续航能力外,军备对于发动机的静音性、稳定性有着更高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连一直扬言与华“脱钩”的美方,至今在许多领域也要高度依赖从华进口无人机。

咱们在无人机领域之所以能有这样傲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我国有着庞大自研潜力、完整产业链等优势。

从上游核心技术、中游零件组装,乃至下游市场输出一应俱全。产业链的优势乃是我国无人机能坐稳龙头的重要原因,也是印度无法复刻的关键所在。

前车之鉴,禁令或将自食恶果

若说在无人机领域与华“脱钩”,美方对此可谓深有体会。

海关署数据显示,我国无人机占据了美企近9成市场份额,后者本土产业同样高度依赖国产零部件供应。

此前美高层意图对华下单无人机“逐客令”,反被我国一纸出口管制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意孤行的美方如今在无人机产业不仅寸步难行,相关成品的造价也一度暴涨数倍,终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眼下印度又想走美的老路,但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悬殊的地区贫富差距,印度的结局大概率将比美更惨,你觉得呢?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