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了伊朗的“救命稻草”!北京表态支持伊朗,美以都失算了
伊朗处于风口浪尖,中国及时送出支持
新一轮哈以冲突爆发,将伊朗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原因很简单,伊朗和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反美武装关系密切,伊朗向后者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武器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带来了未知的地缘政治风险。
据悉,中国以调停者的身份积极斡旋巴以冲突,国务院总理李强赶赴吉尔吉斯斯坦,参加了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会议。会议期间李强与伊朗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莫赫贝尔进行了接触,双方就很多议题交换了看法。
中方表态:坚定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势力干预伊朗的内政。
同时,中伊须落实好两国全面合作倡议,共推“一带一路”,加强在教育、智库、文旅等各领域的合作。中方愿同伊朗在联合国、金砖、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穆罕默德·莫赫贝尔积极回应道,中国是伊朗的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感谢中方为伊朗经济发展提供的帮助,并重申继续深化伊中关系,愿意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加强互联互通和多领域的互利合作。
就差让中国将过剩的产能都转移至伊朗,莫赫贝尔对中国投资的期盼之情近乎写在了脸上。
伊朗求助中国,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选项
伊朗比任何时候都希望获得中国的帮助,这是由伊朗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缺失了中国的助力,唯恐伊朗被美欧继续针对,成为霸权主义泛滥的牺牲品。
一则,伊朗被以色列、美国列为了潜在打击目标。
白宫屡屡放出狠话,称伊朗若对中东地区的美军目标发起打击,那么美国必将进行自卫还击。美国不希望伊朗卷入巴以冲突,伊朗须保持克制。而来自美国内部的消息显示,五角大楼正将优势兵力向中东方向调动。
看样子,美国做好了与伊朗摊牌的准备。
美国参战,伊朗的处境危矣。源于美伊实力的不对等,国际社会有理由相信伊朗撑不了几个回合。这种情况下,伊朗必须寻求中俄等大国的助力,而俄方力有不逮,那么伊朗只能押宝中国,希望北京为自己主持公道。
二则,伊朗处于失控的边缘,中伊高层的及时接触,或可避免伊朗滑入战争的深渊。
与传统的以暴制暴方式不同,中国对敌斗争更讲究策略和时机。或在中方看来,哈以冲突不一定要以一方的身死魂灭而告终,相反,对战方可以坐下来公平、有尊严的谈判。
只因“巴以独立建国”思想早就写入了联合国的决议,只是双方未遵守罢了。
这说明,中方着眼于大局,遵循了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意见,中方在为200多万加沙民众的生死奔走呼号。伊朗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理应响应中国的和平呼吁,为地区局势的降级做出努力。
其三、中方或希望在舆论层面彻底压制美以的好战声音,让巴勒斯坦受难民众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呼声。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中国的短视频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揭露真相,替弱者发声的“大侠”角色。由于相对“宽松”的审查条件,大量关于以色列空袭加沙的视频和画面得以在互联网广为流传。
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犹太人对顶级媒体的垄断,引发了美西方的忌惮。结果中国的手机应用软件遭到了美欧的联合打压,成为了西方资本的针对对象。不过这没有关系,中方愿意为和平作出贡献,中方将可能的后果都计算在内。
中国支持伊朗,不怕惹麻烦
看到了吧,中方一直在替受难的巴勒斯坦民众加油打气,中方从未在巴以冲突上作壁上观。有网友可能提出疑问:中国坚定支持伊朗,不怕给自己惹来麻烦吗,毕竟伊朗的处境十分凶险,前途不明。
对此我只想说,中方不会放任美以继续攻击伊朗。
出于地缘政治考量,中方也须为伊朗送上资金和物质援助。这和中国明面上保持中立,但私下里和俄罗斯打得火热有异曲同工之妙。俄罗斯不跨,伊朗不倒,中国就有更多的调整空间,不至于现在就暴露在美西方的枪口之下。
难受的是美国和以色列,本着“不介入战争就是赢家”的原则,拜登和内塔尼亚胡正在做最后的战略抉择,而中国或又一次可以站在场外观战,中国又将迎来战略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