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4天后,岸田文雄拨通中国电话,中方想要的,日本终于给了
前言
最近一段时间的北京,可谓是十分热闹。随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举办, 100多个国家代表齐聚北京,共同讨论经济合作方面的相关事宜。
在这次的一带一路峰会当中,日本也派遣的代表参加。但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他们此次的参会代表在目前的当局政府中没有担任任何重要职位。日本也是亚洲发达国家之一,因此在这次峰会当中,中国的外交部长也率先向日本释放善意。
中国借论坛主动向日本释放善意
中国在提出一带一路政策以来,希望的就是可以扩大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亚洲各国的共同繁荣发展。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之一,在日本的地位举足轻重,中日两国虽然有着复杂的历史矛盾,但是在当今局势下,发展友好合作也是未来趋势。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双方的关系一直十分的尴尬。作为亚洲的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双方关系却一直没有过多的拉近。国际局势一定会继续向着多边化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要尽快提上日程,才能让两个国家都在未来取得先机。
中国秉承着和平发展的原则,在这次的高峰论坛上,率先释放善意。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公开致辞环节,特地向日本喊话。中方认为,日本将中国作为假想敌,实在是一件没有必要的事情。他不但会阻碍两国之间的发展,还会对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大的打击。
目前,中日建交已经有45年的时间了。如果日本还不能放下对中国的成见,无法和中国开展深入的合作和交流,那么中日关系想要正式走上正轨,还需要漫长的努力。王毅部长的这番话,其实已经非常明确的对日本提出了期望,也表达了和日本进行合作的诚意。
中国希望和日本回归到一开始建交的初衷,日本应该在底线问题上信守承诺,并且和中国成为真正可以相互信赖的伙伴。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也愿意推动两国之间的发展,让两国实现合作共赢。
每个地区的和平都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础。中日关系如果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一定可以为整个亚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基础。出于各方面的考量,中国在这次峰会上率先释放善意,也希望日本可以做出回应,促使两国回归到正常的合作关系上。
岸田与中方通话,中日关系或有缓和态势
在中国率先释放善意之后,日本并没有立刻进行回应。日本首相再仔细思考了四天以后,才正式和中方进行通话。在这次的通话中,日本首先对中日建交45年表示了祝贺,同时也表达了日本当局政府愿意和中国和平开展经济合作,外交关系的愿望。
中日关系对于亚洲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日本在这次电话当中也明确表示,他愿意推动中日关系的友好进程。中国这次的诚意,可谓是弥足珍贵。日本也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释放出了非常强烈的想要和中国重修旧好的意愿。
这可以说,是中日关系在这些年来的一次重大进步。其实日本这次向中国表达的意愿,并非是心血来潮,更不是被了中国的诚意所感动感动。早在中国公开释放善意之前,日本的某些行为,其实已经在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铺垫。
之前,日本便已经计划替换现在的驻中日本大使。由现在的强硬派,换成原本驻扎在印度尼西亚的大使金杉宪。这已经是日本在释放信号,一个愿意调整对中国外交政策,改善中日关系的信号。
日本政府当然也十分清楚,日本想要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和中国发展更加稳定的外交关系。出于政治考量,更换大使,便是他们走出的第一步。或许,中日关系会在近期内出现缓和态势。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这件事情报以盲目的乐观。毕竟目前日本政府,还是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更高。迫使美国的压力,日本政府与中国的关系修复,究竟能走到哪一步还尤未可知。
自从日本首相岸田当政以来,他对中国的态度,明显是信赖不足,敌对有余。也正是因为当局者的态度,日本明显表现出了亲美的政治倾向。这样的政策基础,导致中日关系在这些年来一度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中日合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果,日本当局政府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做出积极的调整,那么中日关系缓和,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结语
无论如何,在中国释放善意之后,日本愿意积极回应,并且推动两国进行友好合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尤其是对于整个亚洲的发展而言,中日两国的合作,完全可以让整个亚洲进入平稳而又积极的发展态势当中来。
历史以前过去,未来还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合作,才能够变得更加美好。任何一个国家敌对,都不是中国的本意,合作共赢,才能促进国际的多边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