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中国后果很严重!澳再遭致命一击,重要商品突然成焦点
据观察者网报道,自原木以及煤炭,龙虾等商品在中国出口受限之后,澳大利亚甘草业者最近发现,其出口的干草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据悉,2021年开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干草28家,但是这些干草企业的许可证面临着过期的问题,这一许可证一旦过期就意味着澳大利亚不能再向中国出口干草,而这一许可证至今也还未得到续约请求。

对抗中国后果很严重!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的干草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等这一地区范围,由于中国奶牛数量的增长,因此每年都会向澳大利亚购买近35万吨的干草进行饲养,如今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了澳大利亚干草出口最大供销国家。而自从中澳之间矛盾爆发,中国就缩减了一系列对澳大利亚进口的商品,或者实行反倾销税战略来对澳大利亚进口产品进行制裁。

如今这一干草的限制也体现了澳大利亚对抗中国的后果有多么严重,澳大利亚最大的干草出口商向中国海关总署申请了延期5年的出口许可证,却也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回复,由此可见,中国此次是铁了心的要给澳大利亚一点“颜色”瞧瞧。
澳大利亚再遭致命一击
从之前的煤炭企业到如今的干草行业,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抵制体现在方方面面,而此次再给澳大利亚来上这一致命一击,足以导致澳大利亚整体出口商品价值大受打击。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国家之一,对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的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的严厉制裁也是想要借此告诉澳大利亚,中国并不是好惹的!

重要商品突然成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也并不如其所言的那么优秀,中国曾接连在澳大利亚进口的燕麦干草中发现鼠类,一时之间这一重要商品变成焦点。据央广网此前报道,中方检疫人员曾多次在澳大利亚装载的干草集装箱中发现西欧家鼠,这一类动物极有可能传播一系列的病毒以及瘟疫,通过长途运输到我国境内造成生物入侵等危害,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巨大。
过去一周,我觉得有两个日子一定会载入史册:
第1个日子是:3月18日,中国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怒对美国。这是中国第1次在国际性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全世界媒体,毫不客气地怒怼美国。
第2个日子是:3月22日:
欧盟代表它的27个成员国,就所谓新疆问题,制裁中国的4名官员和一个实体。
同一天,英国同样,就所谓新疆问题制裁中国的4名官员和一个实体。
还是这一天,加拿大对中国4名官员和一个实体进行制裁。
同样是3月22日这一天,美国财政部宣布就所谓新疆问题对中国的两名官员实施制裁。
——美国去年7月9日和7月31日已经就所谓新疆问题两次制裁了中国,这一次是给自己加戏,以显示他在这场活动当中是一个领导者。
屈指算来,2021年3月22日这一天,国际上总共有30个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制裁,分别是欧盟的27个国家,再加上美国、英国、加拿大。
这个情况,其实早在3月18日中美高层对话之前就已经基本清晰了。德国外长马斯在3月17日,也就是中美高层会谈开始的前一天,公开表示预计22日的欧盟外长将会就制裁中国达成一致。
我想,这大概也是中国在3月18日的中美高层对话当中,毫不客气地怒怼美国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早已经在对话的同时对中国磨刀霍霍。一边跟中国人谈判,一边对中国捅刀子。这就是美国当下围堵中国的典型手法。
总之,我在1月22日的节目《拜登的中国政策,可以归纳成一个字》里面,分析拜登对中国的政策会是一个包围的“围”字,现在看来确实是准确无误了。仅仅在2021年3月22日这一天,就有30个国家对中国同时发起围攻。
3月22日这一天,30个国家,同时对中国发起进攻。这种情景基本上可以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表达,这个成语叫:“倾巢而出”——美国和他的盟友,在2021年3月22日这一天,倾巢而出,全军出动。
可是,非常奇怪的是,
这一次,有一个非常关键和特殊的国家,原本是天经地义地、100%地要参加这一次围堵中国的行动的。可是这一次他缺席了,他当了逃兵。这个国家是美国的铁杆儿盟友,在过去的2020年,如果掰着指头算一下,哪个国家最反对中国,自然排名第一的是美国,那么排名第二的是谁呢?那就应该排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澳大利亚。
可是3月22日这一天,澳大利亚缺席了,躲了,怂了,当了逃兵,没有参与制裁中国。
在过去的2020年,澳大利亚在反对中国的问题上跳得最高。在2020年一年,基本上可以说,美国的其他盟友在反对中国的问题上基本没有动静,欧盟、英国、加拿大,都没有太大的动静。唯独澳大利亚,不遗余力地充当反华的急先锋,这尤其体现在新冠病毒溯源的问题上,他最早强烈叫嚣要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矛头直指中国。在去年5月份召开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之前,他又率先提出议案,矛头直指中国疫情防控不力导致了新冠疫情,进而要求中国对全世界的新冠疫情负责、买单。
很可惜,在2020年,由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政策,美国的其他盟友基本都没怎么跟随美国,唯独澳大利亚当了美国的跟屁虫和急先锋,是美国最忠实、最积极的走狗。
2021年3月22日这一天,美国的其他的29个盟友都行动起来了,可这一次真是奇了怪了,澳大利亚作为美国最忠实、最积极的走狗,竟然缺席了!竟然当了逃兵!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他良心发现了吗?借用中国近期非常火的一位脱口秀明星李雪琴的一句台词,我们可以这样表述澳大利亚:“良心?他哪有这玩意儿啊?”
还有什么原因呢?这一次西方30个国家制裁中国所使用的借口是“种族灭绝”,那么是澳大利亚真心认为中国没有发生种族灭绝吗?
我想说,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完全是个伪命题,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西方国家干一件事情,所找的借口从来都是自欺欺人的。因为,要想知道中国是否在有种族灭绝的问题,只需要用最基本的和最简单的常识,就能得出否定的判断,可是他们还是认定中国存在种族灭绝。
什么叫种族灭绝?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种族就快没了或者彻底没了——联合国的解释也是这个意思。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在过去40多年来,从555万增长到1270多万,翻了一倍多。这是种族灭绝吗?有人口反而越灭越多的种族灭绝吗?
再比如,过去60多年来,新疆经济总量增长了200多倍,请问如果种族都灭绝了,经济增长200多倍从哪里来?
再比如,新疆的人均预期寿命在过去60多年从30岁提高到72岁,这是种族灭绝吗?种族都灭绝了,人的预期寿命怎么可能还翻倍带拐弯呢?
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数据。依据这些数据来判断中国是否存在种族灭绝,只需要小学生的水平,用一秒钟思考就可以得出判断。有时候我在想,西方这一次打压中国,在找理由的时候,怎么不找一个稍微带点欺骗性的理由呢?至少欺骗性要能够忽悠一下中国的公知吧?怎么就找了一个一戳就破、一眼就能看穿的理由呢?看来西方世界不仅整体实力在下降,当骗子的骗术,也不行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他们就是在说中国存在种族灭绝,并依据这个理由制裁中国。
所以我想提醒朋友们,西方人要对中国干坏事、下黑手,从来不会考虑他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当他们想干一件坏事儿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胡说八道,胡说八道完了就拿着他们胡说八道的内容,作为他们做坏事的理由。这是西方人的德性。
中国人做事的逻辑是,如果存在种族灭绝,那么可能考虑制裁;而西方人的逻辑是,因为他要制裁,所以就制造中国存在“种族灭绝”的谎言。换言之,中国人做事的思路是,因为有某一个原因,所以会有某一个结果;而西方人做事的逻辑是,因为要追求某一个结果,所以就去制造一种原因——请注意,我在这里用的是“制造原因”这个表达。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以,我要说,这一次澳大利亚没有参与制裁中国,跟他们认为中国是否存在种族灭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要刨根问底,澳大利亚这一个美国的马前卒、反华的急先锋,这一次在30个国家同一天制裁中国的大行动中,他为什么当了逃兵?
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为朋友们提供以下几个线索:
2020年5月12日,中国对澳大利亚牛肉采取行动,先后禁止4家澳大利亚企业向中国出口牛肉。于是澳大利亚的牛肉卖不到中国来了,不能从中国这里赚钱了。
2020年6月5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出《赴澳大利亚旅游安全提醒》。提醒发出后,很多本来打算到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人就不去澳大利亚了,澳大利亚的旅游业受到打击。
2020年6月10日,中国教育部发布2020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留学人员谨慎选择赴澳大利亚或者返回澳大利亚学习。于是大量学生不再前往澳大利亚留学,澳大利亚每年从中国人这里收取的高额的学费泡汤了。
2020年8月26日,中国海关总署再增加一家澳大利亚牛肉生产企业出口中国。
2020年9月1日,中国海关发布消息,称多次在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大麦中检出法国野燕麦、北美刺龙葵、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入,暂停其大卖出口中国。于是,澳大利亚的大麦卖不到中国来了,不能在中国这里赚钱了。
2020年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基于减少碳排放等原因,已有部分中国电力企业被中国相关部门告知停止或减少向澳大利亚进口动力煤和炼焦煤。也就是说部分中国电力企业不再从澳大利亚那里进口煤炭了,于是澳大利亚的煤炭没法在中国这里赚钱了。
2020年11月2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因为澳大利亚红酒存在倾销行为,所以对澳大利亚进口红酒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所以澳大利亚的红酒在中国就基本卖不动了,也在中国赚不到钱了。
2020年12月8日,中国再增加一家澳大利亚牛肉企业,禁止这家企业对中国出口牛肉。中国禁止澳大利亚牛肉生产企业出口牛肉到中国的企业数量达到6家。
2020年12月24日,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因为从澳大利亚多地进口的原木中检测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根据相关规定,暂停进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南维尔士州和西澳洲的原木。于是澳大利亚的木材卖不到中国来了,不能在中国赚钱了。
时间转到2021年,2月5日,中国教育部发布2021年的第1号留学预警,敦促中国学生谨慎选择赴澳大利亚或返回澳大利亚学习。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澳大利亚的多个行业都不能在中国赚钱了,他们这些领域的资本家自然心里非常不爽。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可不是吃素的,他们自然有很多种办法去游说他们的政府。
他们是怎么游说的,我不清楚。我只知道,2021年3月15日,也就是西方30个国家同时制裁中国的3月22日的7天前,澳大利亚参议院开了个会,否决了澳大利亚一名议员提出的关于中国在新疆进行种族灭绝的动议。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都还没有在中国新疆问题上使用过种族灭绝这个词。
在他们的参议院的这次会议上,有一个叫帕特里克的议员,特别反对认定中国存在种族灭绝,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对于中国事务,尽管许多执政联盟和工党成员自称金刚狼,但今天证明他们只会捶胸顿足而已。”
这话听起来貌似他对中国挺友好的,因为他反对认定中国存在种族灭绝,而且言辞激烈的批评了他们国内的一些人。可是事实上,正是这个人,一直是澳大利亚国会内最喜欢批评中国的人。这个人在去年12月份还主动提出过一项动议,要求澳大利亚禁止进口所有来自中国新疆的产品。
就是这个人,在2021年3月15日,却坚决反对认定中国存在种族灭绝,对中国认认真真地“友好”了一把。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毫无疑问,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打了澳大利亚,把澳大利亚打疼了。不仅把这个国家打疼了,这个国家里面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官员也深刻的感觉到疼了,于是他们知道改正错误了。
所以,对于西方的那些强盗心态的国家和人,我们该讲的道理自然是要讲的,但是跟强盗讲道理没多大作用,讲道理也就是走走程序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打他,而且要把他打疼。通过今天对澳大利亚的分析,我坚信,他们被打疼之后,一定能够知错就改。
澳大利亚反对中国,走在西方国家的前面;挨打,也走在前面;改错也走在前面。而3月22日,30个西方国家还敢制裁中国,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他们没挨打,所以他们犯错。澳大利亚的昨天,是西方这一次制裁中国的国家的今天;而澳大利亚的今天,将会是西方这一次制裁中国的国家的明天。
所以这一次3月22日,西方30个国家在同一天制裁中国,看起来来势汹汹。但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澳大利亚从去年到今年的行为表现,我们就能够得出两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就是:敌人来了,要打。
第二个判断就是:敌人是怕打的,是打得好的。
近年来,莫里森政府跟进美方脚步,在涉华议题上诸多"不友好"表现。从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澳方更是成为"反华"急先锋。

澳方对华展开疯狂言论与行动之际,首当其冲的便是中澳经贸关系,直接导致澳方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受阻,也给澳方经济带来巨大折损。澳方"哭惨"求助西方盟友阵营,企图从舆论上让中方服软,而澳方这种操作到最后坑害的还是自己!近日澳方回过头来看向中国,打探对澳禁令何时取消。
莫里森政府求助西方,结果尴尬了
在中澳经贸关系受阻之际,莫里森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是自身疯狂挑衅中方所导致的结果,反而在外交上、军事上继续对中方展开高压态度。之后,一方面宣称要改善中澳经贸关系,另一方面却伙同西方盟友对中方展开舆论压力,不仅指责中方的"不公平待遇",甚至还拉帮结派打造"反华小圈子"。

而中澳关系当中,澳方作为出口型国家,中方庞大的市场无疑是其应当捍卫的"阵地"。而澳方不仅不止反思自身问题,却还一错再错,不仅勾结西方阵营对中方施加压力,还要挟向世贸组织起诉中方。直到澳方连续多种大众商品被中方限制入口甚至喊停之际,澳政府才发现事情的严峻性,才意识到求助西方也没用,毕竟西方盟友阵营大多是借助中澳关系议题,对中方进行炒作罢了。
澳方回过头来看向中国,打探对澳禁令何时取消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大的消费市场,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便可以轻易取代,就算是欧盟经济市场是高达27个成员国,也同样是无法做到。据统计,2019年,在澳大利亚出口总额中,中方市场占了38.2%,是排名第二日本的整整2.5倍。而莫里森政府却一再高调地"随美起舞",最后与中方的关系渐行渐远,而是否还有能够修复的可能性,这个或许连澳方自身都不确定。在面对该国内经济出现巨大折损之际,澳方回过头来看向中方,询问对澳禁令何时取消?

根据中国网所报道,在近日国新办新闻会上,有外国记者询问,澳大利亚到底该怎么做,中国才会停止禁止澳方煤炭以及其他对华产品的禁令。对于这个提问,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回应,希望澳大利亚方面多做有利于增加信任与合作的事情,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澳双边经贸关系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利益,当然也给中国带来了利益,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关系,这种经贸关系值得双方珍惜、重视。
但非常遗憾的是,澳大利亚国内有一些人对双边经贸关系、投资项目和一些正常的经贸合作往来进行污名化,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甚至是歧视性的措施,损害了双边经贸合作的气氛。我们始终认为,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对于经贸合作是非常有利的,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我们希望澳大利亚方面能够多做一些有利于增加信任与合作的事情,多做一些符合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精神的事情,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原话)
中国原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方对于澳大利亚出口的多种资源有着相当大的需求,而澳大利亚也因为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贸易伙伴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贸易收入,可谓双赢局面。但是澳大利亚却在近年来成为了“反华先锋”,屡屡发表诽谤污蔑中国的言论。对此中方也没有心慈手软,一刀砍向了中澳之间的贸易,导致澳大利亚急得直跳脚,就在最近中方发布预警,再断澳大利亚财路!

中方发布预警
近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今年第一个面向留学生的预警,建议广大澳大利亚留学生谨慎前往澳洲留学,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因为澳大利亚国内反华氛围严重,已经发生多起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暴力事件,第二则是因为澳大利亚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实际上,早在去年我国教育部就已经发布过类似的预警,原因也完全相同。原本澳大利亚有着百分之六十的留学生都在自中国,每年中国留学生支付的学费总额超过一百亿美元,此条预警一经发布,再断一条澳大利亚财路!这一回让澳洲明白,中国人的钱没那么好赚。

暴行比比皆是
澳大利亚国内发生的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暴力事件已经是层出不穷,并且令人倍感愤怒。今年1月13日,正在墨尔本莫纳什大学读书的吴同学在回家的路上过马路时,遭到澳大利亚白人的无故殴打,导致眼镜破裂,鼻腔软骨被压碎。就在上一起暴力事件的后一天,一名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中国男生,于堪培拉车站进行换乘等候时,数名澳大利亚人重伤了他的下巴和右脸颊,并且身上有多处瘀伤,同行的另一个女孩眼角也留下轻微的瘀伤。

澳大利亚死不认账
对于中方发布的预警,以及血淋淋的事实,澳大利亚并不认账,澳大利亚教育部长阿兰对中方的预警进行了回应,竟然称是中方在“虚假伪造”新闻,还说澳大利亚仍是全世界留学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对此,美国《***》也已经刊登过有关于在澳的中国留学生遭遇种族歧视以及暴力事件的报道,澳方是如何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无耻程度令人发指。而澳大利亚国内如此浓重的反华氛围,离不开澳大利亚无良媒体的渲染。据悉,澳大利亚七成的新闻媒体业由新闻大亨默多克控制,而他正是澳大利亚典型的右翼保守派。
由于澳大利亚甘心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屡次在涉华问题上做出错误举动,严重伤害了两国关系,本着友好相处的理念,我国多次对其好言相劝,然而澳政府却执意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
既然澳大利亚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们也没必要再惯着,从去年开始,国内多个部门对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澳多种重要出口产品成为被打击的对象。如今时间过去大半年,不少人都在关心中国的反制起到了多大的效果,近日澳大利亚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

据澳媒当地时间24日报道称,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的对华货物出口同比下滑8%,下降金额超过11亿澳元,其中损失最大的是葡萄酒出口产业。自从去年我国宣布对来自澳洲的葡萄酒加征高额“反倾销”税之后,澳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份额便一路走低。
尽管在多方努力之下,澳洲艰难地开拓了部分欧洲市场,可是欧洲各国的消费能力有限,再加上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客户后,别的国家买家趁机杀价,因此整体销售额仍处于快速下滑状态。

下滑幅度有多大呢?经过数据对比后媒体发现,1月份同比暴跌超过53%。要知道在去年1月份时,澳洲可是有近一半的葡萄酒卖到了中国市场,但如今这一数字已经降至1%左右,几乎被彻底“清零”。
更糟糕的是,对于澳大利亚而言,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份额在中国市场“归零”的又何止是葡萄酒,外媒披露称澳洲大麦也是“同病相怜”,市场被竞争者蚕食殆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澳出口商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可这笔账得去找莫里森算。

我们并非无情无义,相反一直以来谈判协商的大门都是敞开着的,但前提是澳政府真的有那个意愿。可事实却令人非常失望,迄今为止莫里森总共6次对华“求和”,可每一次都不过是在演戏,根本没拿出一点诚意。
他所谓的放低姿态单纯只是想减少经济损失,而不是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想既吃中国的饭又砸中国的锅,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莫里森机关算尽,好处想全占到头来却是芝麻没捡着还丢了西瓜,可谓是自食恶果,丝毫都不让人感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