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5天打通边境公路,大批导弹重炮运抵一线,俄:已非62年
位于印控克什米尔东南部的拉达克地区海拔在3000-6000米之间,属于典型性高原地势,陆路交通非常不便。就在印军心急火燎地向当地一线投送大量兵力时,连接后方的Munsyari Milam战略公路却在一周前发生桥梁垮塌事故,令增兵行动严重受阻。据《印度时报》6月28日报道,印度交通部下属的边境公路组织(BRO)官员当地时间27日宣布,经过连续5昼夜不停抢修,已重新建起相关桥梁,打通Munsyari Milam公路前往拉达克一线路段。自恢复通车之时起,印军大批导弹武器、重型火炮和地面部队通过公路运输抵达边境一线,总兵力已超过36000人。印度交通部官员强调,Munsyari Milam公路恢复通车的速度创下纪录,以往建造同样规模的桥梁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

《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也证实,印军防空武器系统已经在拉达克以东地区展开部署,与先期抵达前线机场的苏-30MKI、米格-29战斗机一道进入对空高度警戒状态。军方消息未透露将哪种型号防空武器部署到了一线。印军目前装备有国产“阿卡什”中程地对空导弹、以色列SPYDER防空导弹、俄罗斯S-125“伯朝拉”(下图)和OSA-AK“壁虎”防空导弹,但是没有类似S-300、S-400等第三代及以上级别的远程防空导弹。俄罗斯军方在评估印军向拉达克部署的空地武器时认为,印度军队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已大幅度提升,远非1962年印军的落后水平。俄卫星通讯社的报道指出,印军在一线最有威慑力的是俄式苏-30MKI重型战斗机、T-90主战坦克、美制M777大口径榴弹炮以及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但是却缺乏S-400这样的先进区域防空导弹。
俄媒体强调,印军仅靠苏-30MKI和米格-29战斗机并不能完全掌握制空权,还需要有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密切配合。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客观道出印军现状,但显然有为S-400导弹打广告的因素在其中。印度媒体并不认为印军在拉达克的兵力和装备部署有什么短板,反而不断鼓吹美制武器装备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印军在高海拔地区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据报道,印军近期主要使用支奴干重型直升机向一线吊运M777大口径榴弹炮,这款火力堪称重型,重量却属于超轻型的先进火炮非常适合高原和山地作战。不过这款火炮印军总共才装备了145门,能运到拉达克的数量依然有限,因此还使用军车将大批130毫米及以上口径的牵引式重炮运抵相关地区。
据悉,印军已在拉达克以东成立了前沿指挥部,并任命帕拉姆吉特·辛格中将为总指挥,统管大约3个山地师的地面兵力。俄媒体称,印军此次体现出与1962年截然不同的地方,还在于空地协同能力有较大提升。与一些国家不同,印军目前装备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支奴干运输直升机并非陆军所有,而是隶属于空军。从目前情况来看,空军的支奴干为陆军转运火炮、弹药和其他补给物资比较顺畅,阿帕奇武直除了负责空中掩护,还利用其出色的对地侦察能力为陆军传输情报。此外,印度空军C-17、C-130运输机的大量出动也极大提高了陆军部队和装备的机动能力,使其能在较短时间抵达一线集结地点。(百战刀防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