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中俄能源合作之路坎坷 但意义重大
姜洪(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现在城市化率达到了51%,但由于中国有二元结构,不少人虽然进了城,但是家还在农村,按真正城市化的标准,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35%。同时未来中国还要再解决20%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城问题,70%左右人口进城市才能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基本水平。这样中国面临解决几亿人从农民变市民的迫切压力,对能源的需求非常之大。我们人均石油消费量目前只有300千克左右,与世界上平均水平700千克左右差很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能源方面一个巨大的需求者。虽然东北亚地区国家对能源都很需要,但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真正存在稳定的、可支付的、可持续的能源需求的只有中国,所以中俄的能源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萨涅耶夫(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能源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我建议未来中俄能源合作要以以下五点为基础:1.应该从国家政策层面加以扶持。2.在国家能源项目运作进程中,国家商务和地区权力机关的政策必须协调一致。3.应该对大型项目,特别是存在不确定性和经济风险的大项目进行充分的系统评估。4.应该建立国家间能源项目监管机制。5.国家间能源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应有各方人员的参与,包括技术论证到实施阶段。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