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亲美的代价!李在明缺席北京阅兵,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送韩国
据央视新闻消息,首尔国会议长禹元植在办公室会见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当面收下赴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邀请。按韩国媒体的说法,禹元植将以总统特使身份率团访华,还要把李在明的亲笔信带到北京。话音未落,韩国舆论场给出了“标准解读”:既然议长出席,那总统基本就不去了。
与此同时,韩国外交系统释放了更直白的线索——担心刺激美国,李在明不仅不去北京,还把日程与华盛顿对齐,打算在同一时段访问美国。这一来一回,故事的主题就清楚了:礼数拿来做姿态,姿态拿去喂同盟,合作窗口被自己关上。就在同一天,朝中社挂出了金与正对韩的评语,既冷又硬,核心就一句:韩国不是朝鲜的外交对象。北京这边,中方主场的纪念活动里,朝鲜“二号人物”崔龙海领衔、带队百余人到场,用行动给足分量。把三幅画拼在一起,信息密密麻麻,但线索很清楚——谁在讲故事,谁在做工程,谁在用行动对齐,谁在用话术拖延。
韩国这次选择缺席北京主场,并不是“叛变”,而是“自限”。在同盟里稳妥,在地区里失重。朝鲜这次对韩“降级”,并不是“报复”,而是“校准”。把互动从外交话术拉回军事和安全的硬维度,代价是误判上升。中国这次既不以言相激,也不为戏设台;能邀请的邀请,该保留的保留,该推进的推进。你可以说这不够戏剧,但它很管用。在一个扩音器越来越多的地区,真正稀缺的是工程化的耐心。北京把耐心用在了对阿称谓的升级、对朝主场的维护、对韩礼节的克制上。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