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印公开宣战,战争规模会有多大?印专家:印度在10天内必败
放眼全球,要说在“赢学”方面的造诣,印度如果是第二,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的是第一,就算特朗普也要退避三舍。
1962年,我军在对印反击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就算被打得差点放弃首都,印度到现在却始终是死鸭子嘴硬,拒不承认战败。
在印度国内,不仅官方这么宣传,印度民间的很多博主也仍然在夸夸其谈,说是因为我军偷袭,印军才惜败,如果真刀真枪干一场,那印军必胜。宝莱坞更是“顺应民意”,拍出了很多“抗中神剧”。
虽然印度的这种“谜之操作”让自己成为了全世界吃瓜群众的笑料,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威胁。
为何?
因为客观来讲,印度并不是普通的小国,其国力和军力并不差,而且还是拥核国家。一旦其政府脑子短路,或者是被民族主义所裹挟,对我国发动新一轮的战争并不是不可能。
不过,印度也不是没有明白人。2022年,印度著名的军事专家~普拉温·索尼就曾提出警告:一旦中印开战,印度在10天内必败!
那么,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位专家的警告到底有没有道理?印度真会如此不堪一击吗?
赢学
其实,印度在刚建国的时候,完全具备成为世界牌桌上“半个玩家”的潜质。
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印度在政治体制,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方面,与西方有着天然的继承性和共鸣,所以,意识形态并不是印度融入西方的障碍。
同时,在冷战初期,作为南亚大国,印度在地缘政治方面又有很强的筹码,可以与美国和苏联进行讨价还价,以换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而且,不得不承认,作为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国际视野和大局观没有太大的问题,他很清楚印度的战略价值,所以,并没有倒向东、西任何一个阵营,反而高举“不结盟”的大旗,几乎成为世界南方国家的领袖。
说实话,我国在建国初期都没有印度如此优渥的先天条件,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也要有赖于印度,才能与美国和西方进行沟通。
怎么看,印度手里都是一把好牌。
然而,印度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而且,自己始终无法看清。
是什么呢?
那就是自己真正的实力。
其实,在朝鲜战争期间,这个问题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最开始时,梅农作为尼赫鲁的特别代表,一直以调停者自居,想以自己大国的身份摆平朝鲜战争。但是,这把美国给惹毛了。最后,印度被美国吓得,居然也派出了具备战斗力的伞兵医疗队,协助美军在朝鲜的行动。
只不过,朝鲜战争的主角是中、美,印度的这次猥琐操作被两大主角的光芒给掩盖住了。
战后,尼赫鲁为了统一散装的印度,便拿出了双刃剑~民族主义。而在从葡萄牙人手里兵不血刃地收回果阿之后,这种民族主义抵达了狂热的顶峰。尼赫鲁不得不顺应民意,再寻找下一个“软柿子”来巩固自己的位置。
遗憾的是,他选错了对象。
在尼赫鲁的盘算中,我国在经历过朝鲜战争之后,正在集中精力搞国内建设;在国际关系上,印度又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朋友。所以,我国不会轻易与印度为敌。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我国不会为了喜马拉雅山那一边的不毛之地而大动干戈。
印度民间也盲目地认为我军不堪一击,1个印度兵完全能抵得上6名解放军。在此之前,这个比例是1比10。但因为朝鲜战争,印度媒体进行了重新评估,才把比例降到了1比6。
结果,印度上下通通想错了。
在印军被我军击垮之后,印度上下阵脚大乱。首都德里乱成一片,老百姓纷纷出逃。虽然我国通过外交渠道通知了印度撤兵的消息,但印度外交官居然忘了汇报,以至于尼赫鲁最后是从报纸上得知我国已经停战。
随后,更奇葩的操作来了。印度政府先封锁了印军战败的消息,然后又大肆鼓吹我国是慑于印度的强大实力才停战。正是从这次战败开始,印度“赢学”登堂入室。
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对印反击战期间,被打怕的印度政府找美国求援,找苏联求援,甚至连以色列都找了。
这下,“不结盟”的大旗算是倒了。西方和南方国家彻底看清了印度的外强中干。从那以后,印度算是再也没法上牌桌了。但在另一面,印度的这番操作却巩固了我国在牌桌上的地位。
当然,印度官方虽然一直搞愚民政策,自己对惨败还是挺清醒的,从那以后,印度便开始大力推进国防现代化。
那么,这大工程的效果如何呢?
军事大国
在1962年的大败之后,印度猥琐发育了30多年。
在这30多年里,印度“痛定思痛”,开始玩命发展军事力量。当然,最主要的模式就是“买买买”。
在中苏分裂之后,苏联为了围堵我国,开始大力扶植印度。印军的武器装备开始向苏式靠拢。并且,在苏联的帮助下,印度也初步建成了自己的国防工业。不过,这些军工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维修苏制兵器为主。
对此,一直以大国自居的印度并不甘心,在有了一定国防工业基础后,便开始了武器自研的工作。其中,最著名的项目莫过于“阿琼”主战坦克、“光辉”轻型战斗机和“烈火”远程导弹。
这三个项目都是始于1980到1990年代期间,都是“国宝”级的项目,寄托了印度“全村的希望”。
结果怎么着?
“阿琼”在折腾了40多年后,总算搓出来了,性能怎么样,先放一边,给印度陆军最大的“惊喜”却是工程师们在设计时,居然忽略了铁路运输的问题,以至于“阿琼”的宽度太宽,没法用铁路运输!放眼全世界,印度这操作可谓是独一份。
“光辉”战斗机呢,利用美国的发动机和西方的电子设备,好歹是能四平八稳地飞起来。
可问题是,该机的总体性能只能达到世界4代战机的初级水平,无论是雷达、航程、还是武器系统都达不到印度空军的要求,所以,直到目前,空军还在和政府扯皮,希望少装备点这款四不像的战斗机。
“烈火”导弹倒是也能飞,但目前该级别的国际主流导弹都是采用安全性更高、反应速度更快的固体发动机。而“烈火”还是在使用老式的液体发动机。关于精度嘛….刚刚发生的印巴冲突证明这是个很“抽象”的问题。
另外,印度海军的最新航母不但在试航时一直“磕头”,甲板竟然是如镜面一般光滑。纵观全球航母,甲板的喷涂都必须是颗粒感极强的粗糙效果,才能有足够的阻力帮助战斗机降落和停放。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军工连基础材料的问题都没解决。
更奇葩的是,印军准备让航母装备法国“阵风”,可拍板之后发现,航母的升降机尺寸装不下“阵风”。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解决。
其他的军工项目 ,如苏联时期授权制造的米格21系列战斗机和俄罗斯授权制造的SU30战斗机,在印度人手里也是问题不断,坠毁算是正常事故,其他五花八门的奇葩事故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问题对于一心想当大国的印度简直是无法忍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除了捏着鼻子凑合用,就只能继续“买买买”了。于是乎,印军的武器装备成了妥妥的“万国博览会”。这看起来是印度左右逢源,朋友遍天下,可实际上,各种制式和标准的武器对于一支军队的后勤来讲简直是灾难级的,在战时,更是没法对战损进行及时补充。更要命的是,很多武器还水土不服。
例如:印军在与我军进行对峙的地区主要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但印军依仗的王牌~T90S的设计使用海拔只有3000米。超过这个海拔,T90S的故障率将飙升,发动机的功率也跟不上。
然而,武器方面的诸多问题还不是最要印军命的问题。
那么,印军的真正软肋是什么吗?
思想落后喽
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军虽然人多势众,为啥打不过漂洋过海杀来的一小撮英军?
核心问题就是军事思想的落后,所以才出现了骑兵再英勇,也会被英军的火炮和快枪成片屠杀的惨状。
现在的印度其实和晚清差不多,也是自诩为“天朝上国”,也是自认天下无敌,但对国际军事思想的最新发展却是没啥研究。
其实,这么说,也是委屈印度了。
最起码,在武器全球购这方面,印度比晚清强。
可再先进的武器还是那个老问题,各种制式、标准不能无缝衔接,这就让印军的体系化建设根本无从谈起。印军看似强大,可各种武器都是各自为战,根本形成不了“1+1>2”的效果。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刚刚结束的这次印巴冲突中,印空军和陆军才遭到了惨败。而当巴空军突入克什米尔印控区对关键目标进行导弹空袭时,印军连反击的能力,或者说是勇气都没有了。
别忘了,巴基斯坦军队的作战体系可只是我军的“简配版”。
我军在近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中,始终是以美军为靶子,目标就是要以优胜优,战胜美军。美军在进行评估之后,已经认为在西太地区与我军开战并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会有惨败的风险。那么,印军凭什么说自己有能力战胜我军?
空军方面,就不用说了。事实证明,印军的骄傲~“阵风”在J-10C+pL15+ZDK03组成的体系面前是不堪一击。如果我军出动更先进的J-20、J-16及KJ-500,那印空军升空的战机只有被团灭的结局。可以说,在一天之内,战区上空,甚至是印控区的制空权就将被我空军完全控制。
在取得制空权之后,我军的战机、导弹、火箭炮和火炮组成的远程火力将在天、空、地一体的侦查、监视、指挥、控制体系的引导下,以“非接触”方式摧毁印军的各种地面目标。
说实话,10天太长了,最长1周,甚至更短,印军就会被打服。
海军呢,在我军舰载机和琳琅满目的反舰导弹面前,印军战舰基本就是靶子,没什么好讨论的。
对了,印度不是有核武器吗?
这个就要“呵呵”了,在我军强大的监控体系下,“烈火”导弹可千万别被发现,否则,在它还加注燃料的时候,就应该被摧毁了。
万一有漏网之鱼能发射出去,怎么办?
据公开报道,我国测试从未失败过的大气层外中段反导系统可就是部署在西部。所以,我军的反导坚盾不是印度人想刺破,就能刺破的。
综上所述,普拉温·索尼对印度政府提出的警告是十分客观的。希望印度政府能正视自己,不要没事找事。
否则,你敢开第一枪,那你就只能被打成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