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8配3台发动机反而让部队对其抵触情绪
直-8B是直-8A运输直升机的改进型,它与米-17一起构成了陆航运输直升机的主力,也避免了陆航对于进口直升机的依赖。
国产直-8直升机最初是为海军航空兵研制,后来根据陆军航空兵的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这就是直-8A运输机,它主要改进包括减重、增加升力和提高发动机功率,包括采用涡轴-6A发动机,提高了发动机功率,采用新型桨叶,机身下船体水密铆接改为普通铆接,取消了浮筒;选用重量轻、性能好的机载设备和材料,以降低飞机空重,减重达到300公斤以上,首架直升机于1995年首飞,1999年通过技术鉴定,2002年交付部队。不过从相关资料来看,直-8A最初的状态并不太好,主要问题包括发动机可靠性较低,机载设备技术比较落后,维护不好等等,所以装备部队以后,陆航对此意见较大,所以本世纪陆航持续采购米-17运输直升机。
国产直-8B直升机
针对部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相关单位对直-8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如直-8JH首次采用了基于ARINC429数据总线的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和玻璃化座舱,其玻璃化座舱的图像由3块大屏幕显示系统组成,提高了飞行员获取信息的能力,改善了座舱人机工程。此后针对高原高原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方面性能,又发展了直-8F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换装了计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及玻璃化座舱、PT6C涡轴发动机、复合材料螺旋桨、进气口口采用防沙装置等,首架直升机于2002年开始研制,2004年首飞,2005年完成高原试飞。
试飞中的直-8A运输机
直-8F的基础,采用机身大面积复合材料及制造技术、先进桨毂技术、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数字化制造、计算机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等先进技术,研制成功直-18F100,也就是后来的AC-313,首架直升机于2010年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输直升机的技术水平已经由二代迈向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