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3D打印) 助力航天航空业七大突破
备件生产
有了备件储存,人们可以随时维修飞行器。一般库存都包含小批量的复杂部件、停产的飞行器部件或远程飞行中需要的部件。但调查表明:很多备件往往没有被利用起来,或被弃置在一边。
省掉存储这些备件的麻烦,将意味着一场产业革新,对制造商们来说则意味着成本优势。3D打印通过按需实时制造,或者现场制造,减少了库存及冗余成本。
这样灵活敏捷的生产方式还会大幅减少太空飞行器及空间站的成本。有了3D打印,就可以直接在空间站制造需要的配件和工具,再也不用利用火箭搭载送到太空,也就不会出现延误和成本过高的情况。
英国宇航系统公司的3D打印窗口通风管
英国宇航系统公司得到欧洲航天安全局准允,将其3D打印的窗口通风管用在局部地区的喷气客机上,比传统注射制模工艺节省了60%的成本。一旦有客户需求,就可以3D打印出这些通风管,然后直接运输给客户。
产品轻量化
重量是航天飞行器考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重量更轻对对航天工业意味着两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减少燃油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其二,降低成本、降低票价,从而凸显竞争优势。
太空飞行器同样需要精巧设计的部件来减少包装空间、减轻重量。这些复杂部件通常都是小批量生产,用传统方式制造既昂贵又耗时。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