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舰弹道导弹末段制导已不是问题
俄《军工信使》文章称,中国军队从1991年起开始装备"东风-21"战略导弹,现在正用机动式小尺寸"东风-21A"替换3个基地大约50枚"东风-3"导弹。"东风-21A"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本世纪初开始研制,射程1800-2000公里(或说2700公里),采用红外和雷达制导方式,长10.7米,直径1.4米,发射重量14.7-15吨。两级固体燃料,使用热核弹头或常规弹头,战斗部重500千克,威力0.09-0.35兆吨,采用公路机动式发射方式,能够打击印度北部、中亚国家、越南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境内的目标。据悉,中国还在制造射程可达3000公里的"东风-21X"新型中程导弹,为提高命中精度,其控制系统可能使用GPS技术。这种导弹已经研制了大约十年时间,战斗部威力约为9万吨。
俄媒称,中国新型反舰弹道导弹采用复合制导方式,雷达自导头能在飞行末端自动选择攻击目标。这种方式可能与美国"潘兴II"弹道导弹类似。"潘兴II"导弹能够杀伤敌方防护水平较高的地面目标,使用雷达自导头,可根据地形比对特征选择攻击目标,命中精度在30米以内。根据美苏《中导条约》的规定,该型导弹已在上世纪80年代末销毁。中国新型反舰弹道导弹使用的雷达自导系统,可能会选择大型战舰或航母类的海上移动目标作为主要杀伤目标,其任务难度并不比"潘兴II"简单。也就是说,"东风-21"反舰导弹自导系统极有可能更像飞行速度较快的反舰巡航导弹雷达的自导头一样,主动寻找目标。比如美国的AGM-69SRAM和俄罗斯的KH-15弹道导弹就是使用红外自导头的中程空面导弹的实例,而反舰导弹版的KH-15S则配备了雷达自导头。
(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