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网传“拜登病重住院”,白宫周围出现大量士兵
突然,拜登传来了“坏消息”——
据说,推特上都在传,拜登进医院了!!!
另外,还有人反馈,白宫的周围出现大量的美国大兵,俨然一幅“戒严”的样子。
拜登是不是真的身体欠恙,我们无法核实,毕竟拜登他老人家肯定是能够看到推特上的舆情的,他要是自己都不出来搞个公开演讲、露面,以达到辟谣的目的,咱再给他如何查证,都是枉然。
不过,不得不说一句——
拜登身体出问题的话题,每次都能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众多的关注,不是没有原因的。美国人民肯定很担心,亦或是很期待,拜登真的倒下。毕竟,拜登79岁了,而且已经传出来好几次身体不行的新闻。
比如,上次拜登上飞机的时候“三连摔”,时候白宫方面对外称,总统拜登的身体没问题,因为风太大了。这句回应,网友很快就回过味来了——这不就是拜登已经弱不禁风了嘛?
▲3月19日,在安德鲁斯联合基地,拜登在试图登上“空军一号”的舷梯时连摔了三次,令人惊讶。
比如,拜登“三连摔”之后,迅速把“拜登政府”更名成了“拜登-哈里斯政府”,前所未有地抬高了副总统哈里斯的地位,也让人想入非非——莫非,拜登真的不行了?已经打算交权给副总统哈里斯了?
再比如,3月31日,拜登在登上飞往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空军一号”专机时小心翼翼地走上了舷梯,显然他差点拌跤。
还有,4月4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还兴致冲冲地说准备前往美国,与拜登在白宫进行早已敲定的会谈。但是,4月5日,就传出消息:日本首相访问美国的计划推迟到4月中旬。
这个变数同样让人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毕竟,说好的访问,怎么能说改就改呢?莫非……拜登有大情况?
总之,一则“拜登进医院”的消息,能够在推特上登上热搜,不是没有原因的。多种反常的消息,让消息的生命力更加强大,到底是不堪一击的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恐怕,只有时间给我们答案了!
不过,这则看上去是笑话,实际上内涵丰富的讯息,绝对值得认真思量——
第一,普京的嘴,可能真的开过光!
前些日子,拜登骂普京是杀手,随后普京回应称:
我会对他说“保重”,我祝他身体健康,这绝对不是讽刺或开玩笑!
现在看来,普京的预言太准确了!不过,接下来,若是拜登真的有问题了,普京你又要被扣帽子了,人家肯定要说你干涉拜登身体健康了!
第二,拜登的身体真的非常堪忧。
美国国内很多人都对拜登能否做完一任总统,感到怀疑。比如,拜登年前溜狗扭伤脚踝,被特朗普讥之为“瞌睡乔”,还时常词不达意,嘴巴秃噜出现口误是家常便饭——
称副总统哈里斯为“当选总统”,在与加拿大总理视频连线时,将“美加关系”说成“美中关系”,想不起美国最大部门国防部和新掌门人奥斯汀的名字等等等等。
总之,岁月不饶人,拜登该服老的时候,还是要老实一点呀!
第三,拜登的身边人,不见得都希望拜登好呀!
其实,拜登的身边人并都不是拥护拜登的。就拿那个“三连摔”来说,明明不是什么好事儿,怎么就搞得人尽皆知呢?
肯定是有人故意把消息和视频放出去,并且助推了它的广泛传播,让外界对拜登的身体有了更多的担忧亦或是嘲讽。
而拜登身边的那个女人,注意,我不是说他媳妇,而是他的搭档——副总统哈里斯,估计从一开始就想要取拜登而代之了。
毕竟,1月份的总统就职典礼之后,拜登跟哈里斯都发了照片,大伙看看哈里斯和拜登发的照片,对比一下。
拜登发的是,总统夫妇和副总统夫妇分列两边,而哈里斯发的则是自己家在正中间,这是什么意思呢?
哈里斯,是不是觉得自己才是正统,想要在不久的将来,取代拜登呢?
笔者还是觉得普京比较会说话——
祝拜登身体健康呀!
毕竟,历史统计数据表明:美国过去庚子年的总统,要么被枪杀,要么暴病身亡,还真没有一个善终的。如今,轮到拜登了,估计,他老人家也未必能完成他的总统任期!
总之,拜登好自为之吧!
这三秒钟,应该是拜登人生最尴尬的三秒钟。
众目睽睽之下,他摔倒了,而且还不是一次,总共三次。
一个近80岁的老年人,跌倒或许不是大新闻,但拜登的这次摔倒,事情却真没那么简单。
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视频。
当时拜登急着坐空军一号去亚特兰大,安抚枪击案的受害者。
镜头前的他,一开始步伐轻快,右手扶着栏杆,背影充满活力,完全不像一个快80岁的老人。
看到有朋友解读,他的第一跤,应该是不小心,太急了点。好在拜登左手撑地,没彻底摔倒。但多少有点尴尬,这样的画面传出去,外界会怎么解读?
拜登立刻站起来,而且加快了脚步,但明显欲速则不达,刚站起还没两秒钟,马上又摔了第二跤。
这时候,拜登可能比较急了,后面都是镜头呢,为了形象,不能再摔了!
他扶着栏杆,试图赶紧站起来,这次,显然身体失去了平衡,两条腿彻底跪在了舷梯上。
短短三秒钟,摔倒了三次。
唉,一路爬舷梯一路摔。
太尴尬了。最终,爬起来的拜登,明显放慢了节奏,拍拍自己的膝盖,或许表示“我没啥大事”。然后,他右手扶着栏杆的同时,左手下意识也去抓左边的栏杆……显然,连摔三次,给拜登已经留下了短暂心理阴影。
事情大致就这样,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视频。
坦率地说,谁都有摔跟头的经历。
作为美国最年长的总统,拜登毕竟78岁了,一个近80岁的老年人,能做到上坡不喘、爬楼梯不扶,已经相当不错,加上飞机舷梯很陡,三秒钟摔三次,多少也有点偶然。
但拜登毕竟是总统,事情真没那么简单。
几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维度。
1,罪魁祸首是风?
众目睽睽之下,拜登连摔三次,人们难免疑问:总统身体到底有没有问题。
这是一个谜,可能不亚于三星堆之谜。
当然,白宫第一时间否认,白宫发言人的解释是:
当时风很大。
我自己上台阶的时候都差点摔倒。
他的身体百分之百没问题。
嗯,拜登身体棒棒,都是大风惹得祸。
看到有心人查了一下,虽然当时确实有风,但风其实也不大。
美国人估计也不知道,中国有一个成语,专门描述这种情况,叫:弱不禁风。
但美国官方都认定了,风你辩解算什么呢?该躺枪就躺枪吧,这也算是白宫对风的看重。

2,另一种双标。
社交媒体上,拜登摔倒的视频,被各种传播,各种议论。
很有意思的是,在主流媒体上,不管是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等等等,首页你基本看不到拜登摔倒的新闻。
人们不关心?
应该也不是。
要知道,去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就是走路慢了一点,各大媒体各种报道,甚至还暗示,特朗普隐瞒病情,不排除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等。
但结果,特朗普还生龙活虎,倒是拜登,三秒钟摔了三次。
除了一两张漫画,主流媒体就是不报。
也难怪特朗普各种痛骂:美国媒体,你们别装,你们太双标了,假新闻。
强调一下,这不是我说的,这是美国前任总统说的,哦,还有很多美国人自己说的。

3,特朗普很不服气。
确实很不服气,拜登摔倒几个钟头后,闲赋在家的特朗普发话了。
他是这样说的:
我看了拜登今天爬舷梯,我说,我没有输给他。我们没有输给他,接近7500万选民投给了我,可能比这还要多……
嗯,特朗普还是耿耿于怀,很不服气。
我才是真总统,跌倒的拜登算老几。
更要知道,当初美国媒体热炒特朗普“baby步子”时,拜登还落井下石:看他怎么迈步,看我怎么迈步。看我怎么跑上坡道,看他怎么摔下坡道……
唉,拜登啊,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特朗普能不火冒三丈高吗?
老子没推特了,儿子接着上。看到特朗普儿子就特意转发了一张动图:特朗普精神矍铄,猛击高尔夫球,画面一转,高尔夫球击中了拜登,拜登摔倒了。
哦,原来拜登跌倒,是特朗普开搞!
4,普京的特别祝愿。
很多人还想起了普京最新的特别祝愿。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拜登和普京又吵起来了,拜登公开痛骂:普京,你是一个“杀手”。
环顾这个世界,应该还没一个总统敢这样公开骂普京吧。
气得俄罗斯立刻召回了驻美国大使。
但普京就是普京,最后回应了一句:我该怎么回答他?我会告诉他:祝好!我祝愿他身体健康。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还笑着加了一句:我不是在讽刺,也不是在开玩笑。
我是认真的。
全世界,估计也就普京敢这么说。
但一天后,拜登很配合地摔倒了三次。
嗯,看到一些朋友感慨:普京不一般,毕竟是克格勃特工出身啊。
5,其他的解读。
当然,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解读。
考虑到拜登最近频繁口误,自己刚任命的国防部长,居然就是想不起对方的名字;自己的副总统哈里斯,他直接叫成了哈里斯总统。还有,之前他遛狗,狗没啥事,把自己弄脚骨裂了。
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又连摔三次。
有美国朋友就很感慨,拜登摔倒事小,美国摔倒事大。
一些人则感慨,如果拜登自己两条腿都站不住,他怎么为美国出头?
唉,这又暴露出美国根深蒂固的另一个问题:歧视,歧视黑人、歧视亚裔,现在又歧视老年人和残疾人。
当然,看到也有网友揣测:
当年邓公人民大会堂一怒,撒切尔摔倒了,最后香港回归;
现在阿拉斯加一怒,拜登摔倒了,是不是宝岛要回归了呢?
这个思路很清奇,坦率地说,我真没想到过。但我理解,这是他良好的期盼。
嗯,一碗泡面里看透中美唇枪舌剑,一个跟头中看透美国政治风云。
但还是那句话,摔倒有偶然性,偶然性中不排除某种必然性。另外,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不管是哪个美国总统,不管美国总统摔倒还是不摔倒,都是中国人必然要实现的结果。
对吧,哈里斯总统。
2020年已经落幕。
回望过去的三百多天时间,本应到百十年后才会发觉的历史变革感,此时此刻变得越发明显。在疫情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下,即便是最普通的路人也能真切的感受到时代洪流的浩浩汤汤:
——这将是人类进程史中最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
不过,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2020年世界分水岭的“果”,早在十年前突然被激化的国际权力游戏里种下了必然的“因”!
2010年~2020年,十年风雨、十年缠斗、十年征程。
有人高楼起,有人宴宾客,有人高楼塌,有人梦黄粱。多年以后,当千秋史笔停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走向第三个十年时,一定会留下一段浓墨重彩的时代传奇。
接下来,戎评将以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大顶层力量的视角,回顾十年来云谲波诡的国际斗争与大国浮沉!

美利坚:十年一觉扬州梦
2010年,国际上最大的热点事件,莫过于从北非平原上刮起的那场风暴。
这也是星条旗陨落的起点!
还记得涟漪效应吗?朝水中投掷石块,涟漪影响范围会随着远离中心而不断扩大,在社会学上,“涟漪效应”常被用在群体恐慌传播的研究上,而“金融危机”,其本质就是资本恐慌而引发的灾难。
按照美国的思路,先肃清北非的顽固力量,然后再利用这场所谓的民主风暴掀起的涟漪效应直指中东西部地区。
叙利亚和伊朗是重点,只要能拿下他们,美国就能一统中东。而只要能拿下中东,在地缘上能控制亚欧非大陆的十字路口;在经济上能掌控全球70%的石油出货量,如此便可兵不血刃的让其他势力所屈服。
但白宫算漏了三个点:
第一、相较于伊拉克,伊朗是其他大国势力的最后底线;
第二、经历过两次大规模地区战争和金融危机,美国国力大不如前;
第三、大中东地区形势复杂,宗教因素和大国势力的犬牙交错,让任何试图用粗暴手段整合该地区的力量势必付出巨大的代价。

叙利亚战争
当美国挟北非风暴胜利之威登陆叙利亚时,一脚踢到了铁板上:深知唇亡齿寒的伊朗拼命支援,退无可退的俄罗斯亲自下场,遥远的东方大国使劲加血,你侬我侬的欧洲开始心猿意马。
这是一场配合默契的“倒鹰”行动:
虽然叙利亚被打得千疮百孔,但在俄伊武力援助和东方大国基建纽带的加持下,什叶派之弧联盟的成型,让美国实现目标的难度呈倍增加。
尽管后来无耻到让情报部门媾和恐怖分子,在联盟中部的伊拉克境内疯狂搞事,但仍然改变不了攻城无望的大局。试图扭转颓势的白宫,甚至还在慌乱中用极其愚蠢的兵变把土耳其推向了俄罗斯。
有人曾问我,对于这场发生在中东的微型世界大战有何评价?
很简单,但也很重要:这是美国自冷战之后遭遇的最大地缘战略失败,白宫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发起的错误攻势,使原本松散的反美力量,形成了一股凝聚域内域外势力的强大的反美集团。
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当年在亚洲失去中国。
更为严重的是,亦如苏联在陷入阿富汗战争后的颓势,中东战略的溃败,在极大消耗美国精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相继传导至其他地区。
在东亚,韩国蠢蠢欲动、日本若有所思、菲律宾弃暗投明、缅甸暗渡陈仓;
在西欧,法德联盟借美国溃败拉拢伊朗,并在内部开始推行去美化政策;
在东欧,俄罗斯强行收回克里米亚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在欧洲地缘政治博弈上开始逐步掌握主动权....
在南海,那场千里大逃亡,更是把纸老虎的外强中干暴露得一览无余!
而后来对中国发起的经贸战,又在长达两年相持不下的僵局中,让世界见识到美国的垂垂老矣。

关于如何衡量国运兴衰,我向来坚信一个理论:纸面上的静态实力只是底层基础,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结果,取决于该国在动态释放过程中的效率以及目标实现的程度。
怎样理解这段话?
单纯以各项数据衡量,美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而且“最强大”的表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至少在2030前如此。但问题是,美国这些年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效率,以及实现程度越来越不如从前。
以2010年源起于北非平原的大中东战略失败为标志,十年来,美国在各大棋局上纵然仍保持着进攻的态势,但其锋线屡屡受挫,早就没有当年拳打苏联,脚踢日本的威风。
有的只是各国的世纪疑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能吃饭,咱就砸锅!
或许,当星条旗在各大洲陨落殆尽的那天,国会山上的老爷们,会希望这十年是一场能够回头的扬州梦吧。
可是,浪子易回头,历史难重来;霸权凋零的命运,早已在诞生的那天注定
——霸者,逆势也,逆天道也!
俄罗斯:十年踪迹十年心
网上有个段子,2000年普京在履新俄罗斯总统时,曾说这样一句话:
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如今,二十年时间如白驹过隙飘然已至,赤裸裸的现实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被欧美制裁且仍为改变经济结构长期单一缺陷的俄罗斯,都称不上强大,至少不符合有过苏联一代人经历的希望。
于是便有不少人对普京冷嘲热讽,除了吹牛和贩卖强硬,没有什么作为。对此,戎评难以认可。

现代文明,一个国家的复兴和崛起,高度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底蕴做循环。
而普京接手俄罗斯时没有丝毫底蕴可言:
大国经济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套面向民间市场的大规模制造业体系,而健全的制造业体系需要相关重工业基础部门做支撑,比如冶金业、装备制造业、重型化工业。
2000年的俄罗斯是什么状况?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错误的亲西方路线,致使俄罗斯工业在休克疗法的陷阱中被洗劫一空,除了少量事关国家安全和能够出口赚外汇的军事工业,其他的产业线基本都被败光了,就连熟练的产业工人都找不到几个。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俄罗斯高纬度的国家位置,并不具备发展大规模民用制造业的地理条件。
我们都知道,发展制造业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物流做保障,俄罗斯工业矿产资源最丰富的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量冻土,普遍存在铁公路地基下沉的情况。而全球物流成本最低的海运到俄罗斯只有走北冰洋,不论是距离还是破冰的成本,都会导致俄罗斯出口的工业产品在国际上远没有东亚的有竞争力。
这么严苛的国家地理环境,显然不是人为能改变的因素,如果大家留意的话就能发现,人类90%的制造业都集中在温带地区。
你总不可能让普京把俄罗斯这么大的国土搬到温润的南方去吧?
即使手握如此烂牌,可在过去十年跌宕起伏的国际权力斗争中,普京的表现仍然十分抢眼,他领导下的俄罗斯刚柔并济,左右逢源,在四面楚歌的包围下杀出一条血路。

第二次乌克兰危机,悍然出兵克里米亚半岛,很多人批评他为此付出了被欧美制裁,经济下降的代价。
但没有人注意到,经济结构长期单一的俄罗斯已经没有什么可牺牲了。
相对于克里米亚对黑海的控制,进而确保对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等开放水域的衍生影响,本就微不足道的经济增长率有什么呢?失去GDP增速,俄罗斯可能只是失去一两年,若失去黑海,俄罗斯则会失去一生。
叙利亚战争,俄罗斯躬身入局,多位将领战死沙场,又有人批评他不顾本国孱弱国力,执意与美国争一时之长短。
但又有多少人清楚,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和地中海仅存的国家级据点,至于伊朗,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合作关系,而非依附关系。如果叙利亚有失,俄罗斯不仅会丢掉在地中海的势力,地缘防线也会一溃千里,龟缩在家门口的高加索一线。
届时,所有压力全部集中在毗邻首都的东线,俄罗斯必将无一日之安生!
俄欧关系,表面上水火不容,私底下却在普京利用中东及能源合作空间下你侬我侬,北溪项目气得特朗普大骂无耻。

土耳其越界击落军机,一项霸气侧漏的普京粗中有细,先是按兵不动,待外强中干的讽刺声甚嚣尘上时,瞅准时机,以土耳其勾结恐怖分子为突破口接连重拳出击,把埃尔多安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安卡拉兵变,普京又敏锐意识土耳其现政府的野心与美国强权政治的分歧,旋即锋芒一转,火速通知情报部门与伊朗展开联合救援行动,成功救下埃尔多安,再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美土分道扬镳,使中东战略天秤向俄方倾斜,直接导致美国大中东战略的最终流产。
可以说,如此高超的豹变和合纵连横之术,即使苏秦张仪再世,恐怕也要惊为天人,只可惜基本盘太差,做什么都给人感觉在博命。
至于俄罗斯的未来,普京也十分明白出路在哪里:
看看这几年的中俄关系有多密切?
普京深知,按照俄罗斯现有的生产结构和恶劣的地理环境,想建立起单独的经济体系基本无望,唯一的方向,就是在区域集团化的浪潮中,根据自身产业优势,以上游供应链的身份融入一个强大的制造业终端国,通过后者对国际市场的占据分享高附加值红利。

十年踪迹十年心!
在这十年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中,普京送走了奥巴马,迎来了特朗普。
他见证了数代政治明星沉浮,也饱尝过世界舞台上的人情冷暖,但从未忘记过苏联国旗凋零在红场那一刻时的初心。不过,他还需要时间。
中国:十年一剑已破壁
对于中国而言,2010年,算得上是真正的变革元年。
那一年,在继国民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提前四十年完成战略规划后,中国又在工业产值上超越美国,登鼎世界第一。
这是美国自189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以来,首次被其他国家超越。
过去一百二十年来,虽然美国曾遇到过很多挑战对手,军事强如苏联、经济强如日本、科技强如欧洲,都未曾在工业产值和经济总量这两项关键指标上超越美国。
在工业实力决定国家实力的工业时代,即使中国在生产工艺上离美国还有差距,即使中国生产的仍是中低端制成品,但释放出的信号已经非常强烈。
要知道,中国正在走的路和美国当年走的路几乎一模一样:先在总量上达到第一,抢占市场,再利用总量积累的雄厚资本发展科技,突破产业链梯度,最后再通过手中的市场完成质的超越。

因此,高度警惕的美国开始大范围调整对华战略,从有限对抗广泛合作,走向广泛对抗有限合作。
在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指挥下,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美军舰队向西太平洋地区集结,美国国务院的外交官和情报部门的谍影,来回穿梭在亚洲各国的敏感区域。这一年,从东北亚到东南亚再到南亚,我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经历一波又一波的动荡。
2010年,天安舰事件,半导局势剑拔弩张;
2011年,南海风波骤起,希拉里在东盟论坛上公开表示,南海岛礁争端事关美国国家利益,美国需要介入南海调停。随后,美国纠集菲律宾、印尼等六个东盟国家在南海周边的马六甲、西里伯斯、苏禄等海域,展开示威性极其浓烈的联合军事演习。
2012年,当中国以三大舰队数十艘战舰,横跨18000平方海里的演习遏制越南冒险念头后,美国又挑动阿基诺三世政府在黄岩岛挑事。
同年,中日货币交换协议签署前夕,日本爆发购岛闹剧,中日关系再度恶化。
2013年,由西方一手扶持的昂山素季正式涉足缅甸政坛,继南海和东亚之后,美国又在中南半岛内陆开辟新战线。同年,菲律宾政府就南海问题向联合国海洋法庭提出仲裁。
2014年,中南半岛泰国战线生变,陆军司令巴育发动政变,英拉被扣。与此同时,美日加紧对缅甸渗透,挑起地方和中央矛盾,遏制中国影响力。
2015年,奥巴马政府启动TPP项目,正式从经济和地缘层面着手构建针对中国的环太平洋包围圈,此举也被视为美国试图对华全面对抗的早期标志。
显而易见,美国的目标只有一个:
通过不断制造区域危机事件,迫使资本在趋利避险的天性下从我国撤出!
当时,我国经济结构虽然经历过08年危机的调整,但外贸比重仍然最大,贸易顺差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如果发生上面这种情况,后果不堪设想,中国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稳”,稳住周边恶化的地区形势,防止局面滑向战争,坚决不能跟着美国节奏走,更不能被美国牵着走。
接下来是擒贼先擒王!
如果挨个去应对,那就正中让咱们多线作战,疲于奔命的下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能串联起所有国家的核心点去破局,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擒贼先擒王。
谁是那个能串联起所有国家的“王”呢?
而答案,毫无疑问是东西方贸易核心枢纽、涉及东南亚多国、对美国世界海权至关重要的南海。
于是在种岛和仲裁案的刀光剑影间,一场冷战后最大规模的海上对峙爆发了!
按照美国的计划,只要仲裁案一公布,两艘航母战斗群就会率冲阵,接下来日本、越南、菲律宾的渔船飞机也会鱼贯而入,最终达到破坏中国对南海实际控制权的阴谋。
中国这边也没有半点退路,在央视一套熊出门的欢声笑语中,三大舰队上百艘战舰云集,千里之外,DF21D弹道导弹弯弓以待,态度十分明确:
你敢上门砸场子,我就敢扯袋子收尸!
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在屏息以待,哪怕是一丝的风吹草动,全人类的命运就会被改写,面对后果如此严重的抉择,面对中国宁死一战的决心,只会煽情演讲的奥巴马还是怂了。
两支航母战斗群千里大撤退,直至逃出DF的射程范围方才停歇,而这场未战即败的溃退,被视为美国全球影响力崩盘的另一大标志:
菲律宾开始全面调整外交策略,从亲美反华到亲华疏美;
日本不再瞎出头,夹着尾巴做人;
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新加坡也频繁高喊拥抱中国时代;
马来西亚更是明确执行闷声发大财的方针绝不动摇!
此役后,西太平洋地区力量格局发生逆转,中国正式掌握战略主动权。

2018年,代表产业资本的特朗普政府,一改金融资本地缘制华方针,将对抗大方位调整到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经济科技领域。
不过,由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特朗普的短视,这场站在外界视角看,本该由美国轻松赢下的博弈,竟然被中国打的有来有回,尤其是多次被美国倾国之力打击的华为,更是一度在逆境中创下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奇迹。
当美国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效率和实力,连中国一家企业都击不垮时,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廉颇已老,霸权迟暮。
接下来,是美国的万历十五年:
在全球疫情危机叠加百年大变局之下,人类进程史迎来了最具分水岭意义的2020年!
福山鼓吹数十年的历史终结论,在顷刻间被美式资本主义处理社会危机时所展现出的“丑”与“坏”而彻底终结,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摆在70亿人口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