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国际军事

中国:知道了也拦不住,美军:有了天基预警,谁发射导弹我都知道

时间: 2025-07-22 21:50:54

 

你有没有想过,美军的天基预警系统听起来牛逼哄哄的,能在太空中盯着全球导弹发射,可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一出来,就让这套玩意儿有点捉襟见肘?咱们来想想,为什么美军知道导弹飞了,却不一定拦得住?这不光是技术问题,还牵扯到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

先说说美军的天基预警系统吧。这东西不是新鲜玩意儿,早从冷战时候就开始搞了。那个年代,美国为了防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开发了国防支援计划卫星,就是DSp系列。这些卫星挂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装备红外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导弹发射的热信号。导弹一升空,尾焰的红外辐射就被捕捉到,然后数据传回地面指挥中心。到了90年代,他们升级到天基红外系统,简称SBIRS,这个系统更先进,包括高轨和低轨卫星,能覆盖全球,不光侦测洲际导弹,还能盯中短程导弹甚至火炮开火的热源。美军自己吹嘘,有了这套系统,谁发射导弹他们都知道,反应时间能缩短到分钟级。

可问题是,知道归知道,拦住是另一码事儿。你想想,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是音速的五倍以上,轨迹还能变来变去,传统防御系统跟得上吗?中国在这方面走得挺前,东风-21D就是个典型例子。这导弹是中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450公里,专攻反舰,末段能高超音速飞行,还带机动变轨技术。美军的天基系统能探测到发射信号,但等导弹进入大气层,速度飙到5马赫以上,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就难办了。爱国者是美军主力反导武器,能拦截中短程导弹,但对高超音速目标的拦截率不高。沙特买了爱国者,结果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石油基地时,没拦住几发,这事儿闹得挺大。

再看看俄罗斯的萨尔玛特导弹,这玩意儿是洲际级别的,重型液体燃料推进,能携带多弹头,从北极路径飞,避开美军常见的拦截区。速度也能到6马赫,轨迹灵活。美军预警系统能看到发射,但拦截起来,现有系统如标准三型或萨德,弹速都跟不上。俄罗斯自己说,这导弹是北约的噩梦,美国那边也承认,现阶段的反导技术对这种高超音速武器没太大把握。

为什么拦不住呢?咱们来分析分析。导弹防御不光是预警,还得有精准拦截。美军的天基系统提供的是情报,实际动手靠地面或海基武器。高超音速导弹的难点在于速度快、轨迹不可预测。正常弹道导弹飞抛物线,好算轨迹,但高超音速的能滑翔、变轨,像东风-17,就用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在大气层内机动,让雷达锁定困难。美军模拟战中,中国导弹三波攻击,就能骗过航母群防御。俄罗斯的Yu-71项目也类似,测试多次,证明了突防能力。

美国不是没想办法。他们最近启动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研发,计划拦截速度超过5马赫的武器。海军还想在舰上装加强型爱国者,专门对付中国的高超音速威胁。2024年10月,路透社报道,美国海军推进这项计划,因为担心太平洋舰艇被击沉。但这也暴露了问题:现有系统不够用,得花大钱升级。导弹防御局局长说过,如果没太空拦截能力,就难防中国导弹。

中国导弹发展挺快的。从东风-21开始,就是固体燃料机动发射,部署灵活。东风-26射程更远,能打到关岛。阅兵上展示的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体,让外界直呼难防。俄罗斯萨尔玛特2022年服役,生产加速,战略演习中模拟发射,强调多弹头和绕行路径。这些武器不光数量多,还在不断迭代,让美军防御头疼。

战略上,这事儿影响全球平衡。美军天基预警维持了他们的情报优势,但高超音速武器拉平了差距。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展,让导弹防御从“盾”变成“纸盾”。美国前国防部分析师说过,爱国者对俄罗斯的榛树高超音速导弹无效,对无人机也帮不上忙。成本上,防御系统贵得离谱,一套爱国者就好几亿,进攻导弹便宜多了。这就形成不对称优势,谁先动手谁占便宜。

想想看,美军知道导弹发射,就能万事大吉吗?中国导弹变轨技术,怎么让防御失效?俄罗斯绕行路径,又添了啥麻烦?这些问题,值得琢磨。全球军力调整中,高超音速时代来了,预警只是起点,拦截才是硬道理。但现在,看来知道也拦不住。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