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波!伊朗5小时3轮导弹袭击,美萨德导弹耗尽,默茨点赞以色列
前言:
当地时间18日早间,伊朗卫生部消息人士称,以色列的袭击累计已造成伊朗境内585人死亡,另有1326人受伤。同日,以色列急救部门发布消息称,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的袭击累计已造成以方24人死亡,超过1300人受伤。很显然,在这次冲突中,伊朗和以色列都遭遇严重伤亡,并且两国都损失惨重。
沙特《中东报》当地时间17日报道,伊朗否认其最高军事指挥官阿里·沙德马尼在以色列的袭击中丧生。这也说明,当前伊朗和以色列之间披露的战报还是有一些不准确性。以色列已经明确必须摧毁伊朗核设施才会停止军事行动,而伊朗则不断的通过发射导弹进行回应。在损失越来越大背景下,以色列很着急,连续发起大规模空袭,不过伊朗也开始密集发射导弹进行回应。
1
5小时3轮导弹打击,伊朗导弹如何让“萨德”系统停摆?据报道,伊朗在5个小时内对以色列发起了3个波次的导弹轰炸,分别是第11轮、第12轮、第13轮。据报道,在第13轮轰炸中,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北部地区和被占领的戈兰高地等多个重要城市和地区都拉响了防空警报。伊朗第13轮导弹突袭之后,以色列多个城市传来爆炸声,现场也是燃起大火,这说明伊朗导弹突袭成功。
高超音速导弹突防,美军“萨德”8秒打光1.6亿美元仍失败。在6月16日的袭击中,伊朗首次大规模使用“克赫巴尔”高超音速导弹(速度达15马赫),美军“萨德”系统在8秒内发射8枚拦截弹(单枚成本2000万美元),总耗资1.6亿美元,但是最后还是拦截失败。伊朗导弹不仅仅命中预定目标,还直接击中了来自美军的萨德系统发射车。面对伊朗高超音速导弹和新型导弹,美军萨德系统神话彻底破灭。
美军萨德系统一枚拦截弹高达2000万美元,而伊朗导弹却在不停发射,这让美军根本承受不住。据报道,美军开始将用于乌克兰战场的爱国者导弹用来投放到中东,拦截来自伊朗的导弹。美国方面透露情况称,如今在以色列部署的萨德系统已经停摆,不再用于拦截伊朗的导弹,仅仅是使用萨德系统的雷达系统帮助以色列防空系统实施拦截。美军萨德系统被打停摆,说明在巨大消耗下,美军真的力不从心。
2
伊朗导弹突防概率飙升,以色列根本拦不住,以色列面对伊朗导弹被打的很痛。伊朗导弹饱和攻击+电子干扰,导致以色列防空体系崩溃拦截能力直线下降。伊朗在第13波打击中采用了“三波次连续打击+假目标诱骗”战术,第一波,发射数十架廉价无人机,诱使以色列“铁穹”系统消耗拦截弹。第二波中程弹道导弹(如“流星-3”)饱和攻击,迫使“箭-3”反导系统超负荷运转。第三波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打击关键目标,此时以军拦截弹已几乎耗尽。
以色列“铁穹”系统单发拦截弹成本240万美元,而伊朗自杀式无人机仅2万美元,以军在持续消耗战中已难以维持防御效率。伊朗导弹突袭下,以色列宣称的“90%拦截率”在实战中大幅缩水,至少15枚导弹突破防御,特拉维夫市中心、美国大使馆附近、海法港口均被导弹命中。海法炼油厂是以色列全国60%成品油(汽油、柴油)的来源,但是却在伊朗导弹袭击中损毁较重,直接影响以色列全国用油供应。
损失越来越大,越来越拦截不住,以色列很急,特朗普也很急。面对伊朗导弹突袭,以色列每天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被迫躲进掩体内,导致他们始终处于恐慌和焦虑之中。伊朗导弹突袭成功率越来越高,命中的以色列目标越来越重要,给以色列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袭击不仅让以色列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和经济损失,而且重挫以色列民众安全自信。以色列越来越急,特朗普也变得非常着急。
3
伊朗导弹不仅仅打痛以色列,而且让德国及欧洲紧张。德国《时代》周报网站6月17日报道,德国总理默茨认为,以色列袭击伊朗是在为西方盟友效劳。默茨说:“这是以色列为我们所有人在干的脏活儿。我们也受到了那个政权的影响。”默茨说:“我对以色列军队和以色列领导人有勇气这么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德国方面认为,“以色列正在为欧洲承受伊朗的导弹打击,而我们(欧洲)却躲在后面。”德国很紧张,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伊朗能轻易突破“萨德”,欧洲的“爱国者”防空网同样不堪一击。欧洲主要依赖“爱国者”pAC-3和“紫苑”防空系统,而这些防空系统在高超音速导弹面前更是没有什么战斗力。以色列号称构建密不透风防空网,在伊朗导弹面前却不堪一击,那么德国和欧洲面对导弹袭击显然也是毫无办法。
法国国防部内部报告建议:“欧洲必须加速发展自主反导能力,而非完全依赖美军‘萨德’。”德国已启动“欧洲天盾”计划,但进展缓慢。当“萨德”神话破灭,欧洲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在导弹时代,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伊朗的导弹袭击打醒了德国和欧洲,也打醒了全世界,让世界认识到,全球军事竞争或将加速向“高超音速导弹+人工智能指挥”的新模式转型,而欧洲若不能尽快建立自主防御体系,恐将在下一场危机中沦为“旁观者”或“牺牲品”。